三
“21世纪海丝佛教·福建论坛”较之以往国内举办的佛教相关论坛相比,呈现以下新特点:突出了东盟元素和海丝特色;体现两岸佛教一家亲;体现南北传佛教的交流、互鉴、融通与合作;展现中国及国际佛教界中青年法师的国际化综合素质;为全球伦理的构建贡献东方文明尤其佛教文明的智慧。
为体现“21世纪海丝佛教福建论坛”的主旨:慈悲、智慧、忍让、包容、中道、圆融、和合、共生。在开幕式上,既有两岸暨港澳的佛教界代表: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福州开元寺方丈本性大和尚代表主承办方,台湾法鼓山方丈果东大和尚代表台湾佛教界,香港西方寺宽运大和尚代表香港佛教界,澳门佛教中心协会会长戒晟大和尚代表澳门佛教界;又有海内外佛教三大语系代表:缅甸国家高僧委员会原副主席巴丹那?顾德拉长老代表海外南传佛教,菲律宾马尼拉大乘信愿寺方丈传印长老代表海外汉传佛教诸山长老,新加坡毗卢寺方丈、印尼雅加达西禅寺方丈慧雄长老代表圆瑛大师法系,以及台湾中国佛教会名誉理事长净良长老代表海外闽籍佛教界人士。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缅甸、斯里兰卡、泰国、柬埔寨、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日本、美国、中国等国家的高僧大德,在福州纵论21世纪海丝佛教与福建的历史渊源,交流现况及未来愿景。
自秦汉开始,中国专注于陆上“丝绸之路”的开拓和发展,远达欧亚,为世界文化交流贡献了前所未有的东方文明与智慧;至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快速发展,“丝绸之路”的文化、经济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马可波罗、郑和、王景弘、左宗堂、沈葆桢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留下身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海上丝绸之路是贸易之路,是对话之路,是涵括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地理、科技、移民、海运等丰富内容的文明交流之路。
“世界佛教看中国,中国佛教看福建”。 福建自古就是佛教重镇,佛教底蕴深厚,各宗各派繁衍东亚,东南亚及南亚,西渐欧美,远至非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纵览历史,亚洲的汉传佛教,几乎尽出八闽——古代涌现了沩山灵祐、百丈怀海、黄檗希运、雪峰义存等杰出的佛门龙象。近代有太虚大师、弘一法师、虚云老和尚等在八闽大地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佛教协会第一届会长圆瑛大师和现任会长学诚大和尚,均为福建人。
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与东亚、南亚、东南亚及港澳台地区的佛教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拥有人缘、地缘、教缘优势。福建特别是来自福州开元寺,泉州开元寺、福州西禅寺、鼓山涌泉寺、福清万福寺、漳州南山寺等祖庭祖师在福建海上丝绸之路上留下了璀璨的足迹。著名的有日本真言宗创宗祖师空海大师、日本天台宗中兴祖师圆珍大师唐朝时悉驻锡福州开元寺。17 世纪隐元大师从福清黄檗山万福禅寺东渡日本创立“黄檗宗”,此外,菲律宾首刹马尼拉信愿寺法系,新加坡首刹双林寺法系、名刹光明山普觉寺法系,马来西亚首刹槟城极乐寺法系,印尼首刹雅加达大丛山西禅寺法系和广化寺法系,越南古刹二府庙与观音庙法系均与福建佛教有着深厚的因缘。
即便当代,福建法脉繁衍至欧美及澳洲等。如霞浦灵祐禅师创立的沩仰宗,在美国加州万佛城经宣化上人师徒等弘扬,得到大力发展。福州开元寺法系在美国洛杉矶创立美国汉传佛教国际文教中心,举办中华禅的修学活动。莆田广化寺法系在荷兰乌得勒支市创龙泉大悲寺。福安籍僧人妙净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墨尔本、堪培拉和悉尼创普陀寺等四座寺院。福安籍在台湾僧人净良,法脉亦延及欧美澳等大洲。
这也诚如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陈荣凯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已把“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新的国家战略,并把福建定位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区”。福建佛教界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战略部署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胸怀和海纳百川的福建精神,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优势,积极拓展与海丝沿线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佛教界的平等友好交流,共同弘扬佛教优秀的价值理念,追根溯源,再续佛缘,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两岸和平、周边友好作出新的贡献。
人类的成长本身就是一部文化交流的历史,“丝绸之路”正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显著的标志。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发展形成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瞻远瞩,审时度势, 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正是中华文化自信的体现。
目前中国佛教界正在努力践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大和尚曾在全国“两会”发言时的寄望:“如果希望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希望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就要主动走出去,深入世界不同的地域,学习不同地域的语言,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在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中,使中华文化和合共生的精神理念给世人带来福祉,使佛教文化慈悲济世的精神品格给世人带来清凉。”(戎戒/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