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6年第11期

是这般奇情的你

2017年02月06日 14:51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所以,请千万不要对一个作曲者说,可以免费为我写一首歌吗?我没钱做伴奏,但欣赏一下也好。拜托!作曲者会吓坏的,你这样太为难人家了嘛。你拿着曲谱,你懂音乐也不知道作曲者想怎样表达这首旋律呀。认真的作曲者一定要亲自为自己画的美女找一个好的设计师,为她穿上最适合的霓裳,这样你才知道这个美女到底是高贵的、文雅的、俏皮的?流行音乐和器乐曲的区别就在这里。器乐曲本身已经注明了这首旋律的配器,而流行音乐曲谱里并不写配器的,写也写不清,而是编曲师在配器过程中慢慢寻找感觉,不断协调整合的结果,所以流行音乐的配器很重要。你不做伴奏,不让作曲者监制自己的歌曲,拜托,还是别做流行音乐了。同理,愿意出让伴奏监制权的,也不是什么好作曲者,简直对自己生的孩子不负责任,你也别信任他的作曲水平和为人。

  因为熟悉了甄妮版本的伴奏,蔡琴演唱的版本,前奏出来时我就没什么反应,而且蔡琴版本的前奏编曲没有自己的独特性,不会令人印象深刻。小娟版本的编曲也不行,没有体现这首旋律的凄美感,而是一种很民谣的感觉。当然,许多人喜欢民谣,可是要看是什么情感的旋律。这种凄美的旋律只适合小提琴,小提琴怎么能民谣呢?一定要说《海上花》也可以用吉他弹出民谣感,那么你就无法理解侯孝贤电影里的《海上花》了。罗大佑的这首旋律是以这个电影故事为背景去创作的旋律,所以那样沉重凄凉的故事怎样也民谣不起来。你想想,张爱玲的故事哪个在电影中可以用民谣唱?琼瑶的就可以。琼瑶的故事再凄美缠绵,和张爱玲的那种孤冷悲凉都不在一个思想情感层次上,就好像一个26岁未婚女青年和一个30岁已婚少妇的区别。即使她们之间的年龄只差了4岁,却分别处于两种迥异的人生状态,心理状态也完全不同。

  罗大佑喜欢三毛,三毛和张爱玲虽然不像,却有许多共同点,所以我可以断定罗大佑是欣赏并懂得张爱玲的,在他的词曲中才能流露出同样的思想情感来。这也是我喜欢罗大佑的原因。他对生命的感悟力远远地超过了一般艺术家。我大学时读张爱玲,工作后再也不读了,但无论以后多少年不读张爱玲,却再也无法摆脱她小说中一个个鲜活而独特个性人物对自己的影响,叫我从她的小说中早早地理解了这个世界的残酷无情、人的自私无奈、情感的悲观绝望,并深刻在我生命的所有痕迹中,而因此走出琼瑶的梦幻童话。在漫长的人生岁月中,爱玲的凄美和琼瑶的诗意不断在我生活中反复表演,有时会分裂我的精神,但更多时候,我体验到的是爱玲的凄美,为了抵抗这种凄美带来的疼痛,我就用琼瑶的诗意来安抚自己,甚至是欺骗和麻痹自己,让自己还能苟活下来,不至于绝望抑郁得自杀。

  活着,无论内心多么悲凉,内心也要坚守那一点诗意。我想罗大佑就是这么做的,所以你听《海上花》,虽然悲凉,还是诗意的,还是有希望的。我们生活的这个大时代,已经诞生了太多旋律,作曲家们还要做什么呢?歌剧!似乎必须走这条路了。我期待着罗大佑写一部歌剧出来!这种跳跃式的思维,或许让人觉得惊奇,罗大佑怎么会写歌剧呢?歌剧,一定要西方的那种吗?中国也有自己的歌剧,那就是传统戏曲!如果,我们写自己的歌剧,那些配乐,罗大佑一定做得好,比久石让好,因为文化观的根底不同。很多人是很迷久石让的,如果只看旋律呢?会如何?很多音乐界专业人士要嘲笑了,你让时间倒退一秒试试?伴奏、伴奏!这个时代,编曲很重要,编曲同样是作曲!现在不在作曲上谈超越,而是在编曲上谈创新突破,你可以用中国传统乐器写出有中国特色的旋律,你才是牛逼音乐家!这样就回到了说巴赫时代,他的超越也不只是说旋律多好,也是在作曲结构上的突破,所以音乐一玩深了,你就发现编曲和作曲都是一回事,不管流行乐还是器乐曲,皮包着骨头呢,谁也离不开谁。

  是这般奇情的你,是这般才华超群的你,给了我一个梦想,在音乐的波浪中盈盈的荡漾。在你的身上,我睡梦成真,愿只愿永生永世停留在你的旋律里学会柔情和缠绵,把一端的亮,点燃那一端的凉,有没有一个哭泣的影子走过,在生命的那一头等待一次跳跃,哪里的海水还能溅起多情的浪花,转身没于红尘。是这般奇情的你,把音乐和文学的力量结合得这样好,叫一个我自觉所有的文字都是多余了,叫另一个我又想托起你这月亮般的男神,敬慕着你,走向音乐无边的柔情诗意。孟丰敏[作家]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