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拜年发红包
香港的新年的公众假期,只有正月初一到初三,所以主要的庆祝活动就集中在这三天。不过,从小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元宵节,在香港的几个著名景点,如迪斯尼公园、海洋公园、昂坪360、山顶蜡像馆等,都有不同的新年活动。
虽然香港新年各种活动繁多,但一些香港人依然会选择传统的方式庆祝新年。大年初一,他们会在家中做年糕或是年稞作为新年小食,然后去串亲戚,家中长辈会给小辈红包。在一天之中,他们会走遍所有的亲戚,送上各自的祝福。大年初二,同价位会去黄大仙、车公庙、文武庙拜神祈福,祈求来年的幸福安康。大年初三,有些小商铺就开始营业了。香港人还讲究除夕用柚子叶洗澡,初一不能洗头,穿红色内衣内裤等等,有些习俗与内地相似。
年夜饭前后数以千计善男信女在黄大仙庙争相上“头炷香”,祈求来年顺境。世界和平、不要再发生天灾、经济继续兴旺、人人有工做、身体健康等,都是大部分市民的祝愿。
下午5时,已有大批人在黄大仙庙外排队,到晚上9时已挤满了数百名等候上香的善信。庙方则於当晚9时开放供善信入内参拜,一起祝愿本港鸡年百业兴旺。管理黄大仙庙的啬色园发言人表示,“头炷香”其实是指每个人在新一年第一次供奉的香,不一定要凌晨零时插香的,任何时候也是好时辰,最重要是心意。
恭喜发财!利是(红包)拿来!是新春期间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新的一年,什么都要新的,红包里的钱币也不例外,所以每年春节前各家银行都挤满了换新纸币的人。春节期间。香港人喜欢发红包,而且收发红包有一种特别的方式。人们在出门前会准备很多10元、20元的红包带在身上,遇到陌生人时,如果陌生人主动拜年,那么本地人就会很开心地回祝新年快乐,并送上一个红包。同住一栋楼的邻里,也会互相拜年,互送一个这样的红包。业主们还会给大楼保安和看门师傅送上一个红包,表达新年祝愿。
香港由于长期受英国殖民的影响,尽管春保留了人地的传统形式,但也掺杂了一些西方文化的元素。因此,春节虽然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但在中国的特别行政区的香港春节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有一定的差别。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接着,就是全家人一起去逛花市了。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讨”利是的欢笑声。“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利市”就是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利市”。孩子出门收到“利是”多多,总是一天到晚都显得特别开心。(文/江心)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