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训练
台湾军方认为,“战争之胜负系于部队战斗力,战斗力之强弱决于部队训练”。为达到后备部队“立即动员,立即成军,立即作战”的目标,台军十分重视后备军人的教育训练,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育训练体制,采取不同的方法,着力提高后备部队的快速反应和作战能力。
台军后备军人的训练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教育召集:教育召集是指为提高后备军人的作战能力和技术水平,对可立即动员的部队实施有针对性的军事训练,以增进后备军人立即投入作战的能力,这也是平时为保持后备部队作战能力而采取的主要手段。训练的内容以专长复训和战备任务训练为主。台湾法律规定,后备军人每人每年应接受30天的战力恢复训练,但因三军复训时间长短不一,目前参照陆军野战部队专长训练时间,实施5-7天的训练。例如,1996、1997年度台军以“专长射击、战术组合、战备任务”训练为内容的教育召集,共召训19.9万人。台湾当局最近又提出拟适度增加教育召集次数与时间,以增强动员部队之有效战力。
二是点阅召集:点阅召集是指为培养应召人员“闻令报到”的守法习惯而采取的一种点名报到式的召集方式,它可以检验动员计划的可执行性,同时还可对后备军人的有关储存资料加以验证。台湾每年都要颁发《后备军人点阅召集指导大纲》,用以指导后备军人点阅召集训练,强化其动员准备能力。根据所点阅召集的对象不同,区分为三军动员部队点阅召集和管区后备部队点阅召集两种。
三军动员部队点阅召集是指为充实年度动员计划,除已参加教育召集的三军动员部队外,其余的均应按照动员要求,结合战备任务,在预先规定的地点实施点阅召集。1997年始,台军三军动员部队点阅召集改为采取“分区施训”、“分点召集”、“弹性报到”、“分日点召”方式进行。
管区后备部队点阅召集是指对未纳入年度动员计划的后备军人,凡军官35岁(含)、士官兵30岁(含)以下者,由各县市团管部以后备营为单位,以乡、镇、市、区为范围,选择一适当位置实施的点阅召集。参加管区后备部队点阅召集的应召人员,可以不受户籍所在地限制,在北、中、南、东四个地区择一参加点召。
三是勤务召集:为提高后备军人干部的服勤技能而在当地县市进行的召集。台军于1996年和1997年共召训了8918人。
2016年5月民进党执政后,台军为提高后备部队训练效果,还拟采取后备军人短期入营的做法,类似外国的“周末战士”,即征求有意愿的后备军人,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重新回到部队接受训练,熟悉军队作业后,每个月可选择特定的时间回到军队服勤,军方则会支付相对酬劳。据报道,初期将以后勤部队为主,三军主战部队则不包括在内。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