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问题
尽管台军高度重视,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台军后备部队建设仍存在种种问题。
一是召训人员逐年减少。2015年7月29日,台“审计部”公布2014年度当局总决算审核报告指出,台军后备部队尉级军官与士官是战力整备的核心,但列管召训人数逐年递减,有7成人员未曾受召训,预计在2020年起无法满足人力需求。“审计部”以2014年为例,列管退伍8年内后备役尉官及士官约28215人及286746人,实际上可供召训人数仅尉官25023人、士官254714人。这样的人数虽尚能供应动员需求,但呈逐年递减态势,2020年起尉(士) 官将无法满足人力需求。
二是教育训练无法落实。尽管军方当局想尽办法提高后备力量的训练水平,但由于资金及装备缺乏,后备部队军事训练往往只是为了应付,摆摆样子而已。按照台军方人士的说法,“只有象征意义,没有战斗力可言”。后备官兵被召回到军营后,几乎无事可做。同时由于组织松散、作风松弛,使得训练成了应付上级的“做秀”,通常只是看看电视播放的军事教育节目或是进行其他类型的“静态”训练等。后备役人员头脑中普遍存在着“有钱就干、无钱不干、钱多多干、钱少少干”等金钱至上的思想,即使参加训练,效果也难如人意。
三是整体动员能力有限。台湾是海岛型经济,以外贸为主,进出口货物主要依赖海运,战略物资储备有限;岛内军工体系建设不完备,战时易遭封锁和破坏。一旦因“台独”爆发两岸战事,台大批后备军人所需的粮食、油料以及弹药等基本物资难以得到保障。尤其是台军官兵普遍存在不愿为“台独”卖命思想,一旦战事爆发,许多民众将纷纷避居岛外,台军很难动员到所需的后备役军人数量;1996年台海危机期间,后备部队报到率仅为57%。即使勉强完成动员目标,以其战力而言,也难以与大陆决战。台“国防管理学院”前院长、退役中将帅化民等军事专家即指出:“如果大陆攻台,始战便是终战,不会拖泥带水,哪里还会等你完成后备动员、补充兵力之后再接着打?” 郁 鸿 [军情专家]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