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当局和民间对湿地的认知有高度一致性,因为人们所仰赖的主食-- 米饭、香甜的茭白笋、调味用的食盐、活跳跳的生猛海鲜等,全都是湿地内所产出的。因此,在台湾,保护湿地有专门的相关规定,致使湿地不会遭受践踏和流失。
台湾盘点显现十大最美湿地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此外,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环境下,生长着很多湿地的特征植物,起着强大的的生态净化作用。
在台湾宝岛,经过盘点,显现出以下10大最美湿地。这10大最美湿地分别是:苗栗县后龙镇南方的西湖湿地、高雄市中都湿地、台中市高美湿地、台南市四草湿地、台北市关渡湿地、新北市澹水河流域湿地、彰化县海岸湿地、嘉义县鳌鼓湿地、基隆市内寮湿地、新竹县新丰湿地等。
由于苗栗西湖溪出海口依山傍水,成排的大风车伫立海岸线,是台湾风力发电密度很高的区域之一,而西湖溪口海岸有一片低洼地形成的天然湿地,水草丰盛,水鸟生态丰富,成为人们喜欢前往休闲观赏鸟类和珍稀植物的好去处;高雄市中都湿地公园座落于三民区同盟路、九如路口及十全三路交叉口,成为保存自然物种与历史产业的绿色空间;台中高美地区位于台中县清水镇临海路以北,大甲溪以南的水稻平原,最早是大甲溪的河床地,在先民的努力开垦之下,才有现今的高美地区;台南市四草湿地向北连结七股、北门,向南通往安平、黄金海岸,美丽的红树林绿色隧道、水面长空飞舞而过的水鸟,以及可以亲自体验的盐村及渔村文化。
台北市关渡湿地,是台北市唯一的湿地。自古以来,该湿地就是重要的候鸟栖息地,其生态非常丰富,每年都有大量候鸟在该湿地栖息,成为观鸟人士的最爱。新北市澹水河流域湿地,是以台北港北堤湿地、五股湿地、挖子尾湿地、澹水河红树林、地关渡湿地、大汉新店湿地、新海人工湿地、浮洲人工湿地、打鸟埤人工湿地、城林人工湿地、鹿角溪人工湿地,等11地的湿地组成,面积大,资源丰富,成为鸟类和鱼类的天堂。彰化县海岸湿地,南彰化浊水溪口北岸的大城乡和芳苑乡是彰化县保留有最原始风貌的海岸,也是台湾仅存最大一片的河口泥滩地和潮间带,成为保持彰化海岸原味的彰化最后一块海岸淨土。
台湾湿地显示三个特点
地处欧亚大陆板块东侧的台湾岛,四面环海,海岸线长达1100公里,介于水陆之间过渡地带的湿地,由于盐度与水位的变化,营造出特别的动物栖息地环境。
台湾宝岛,属亚热带,雨量丰沛,全年平均年雨量达2500 毫米,相对湿度达80%左右,生物资源相当丰富。岛上从平原、丘陵至中部高山,同时呈现出热带、温带和亚寒带的植物景观,是不同生物区系的过渡带,物种南北迁移的桥梁。岛上丰富的植物群系,为动物的繁衍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由于台湾宝岛地理环境优越,在此生长的生物,有许多特别的构造与行为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受岛屿地理隔离的影响,生物的歧异度相当高,创造出独特的生物多样性。
台湾地区物种聚集度高,陆地面积仅占全球0.25‰,却有全世界10%的鱼种、5%的鸟种,其它昆虫、哺乳类、爬虫类动物及植物等均占1%以上。目前,台湾有重要湿地100处,总面积5.7万公顷。这些湿地是台湾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永续发展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台湾湿地显示出3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类型多样。台湾从沿海到内陆都有湿地分布,而且还表现为一个地区内有多种湿地类型和一种湿地类型分布于不同的地区,构成丰富多样的组合类型。根据1975 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定义,台湾的湿地分为22 种类型。
二是单块湿地面积不大,但生态地位重要。台湾湿地从数公顷至数千公顷,面积都相对较小。由于位于全球关键的水禽迁徙通道,共有52处“重要野鸟栖息地”,每年有近400种水禽在台湾停歇、越冬栖息。
三是湿地动植物十分丰富,目前约有1067种湿地植物,约为全台湾植物种数的1/4。仅低等植物蕨类种类就高达约800种。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