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鼓浪屿走出去的音乐名家
从20世纪20年代的周淑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殷承宗、许斐平、林俊卿、陈佐煌……鼓浪屿上钢琴家、音乐家辈出。时至21世纪,从鼓浪屿走出去的不少昔日琴童,如今也纷纷步入音乐之路,并收获了国内外的不少荣誉。
周淑安教授是中国现代第一位专业声乐教育家、第一位合唱女指挥家、第一位女作曲家,她于1894年5月4日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一个基督教传教士家庭。1914年作为清华学校官费女留学生赴美,先后在哈佛大学、新英格兰音乐学校、纽约音乐学院攻读音乐理论、钢琴与声乐等科目,取得哈佛大学艺术学士学位。她培养了很多杰出的歌唱家、音乐家,建国前后著名的中国声乐界四大名旦,就有3人是她的学生,他们是:喻宜萱、张权、郎毓秀;著名音乐家胡然、孙德志、吕骥、洪达琦、劳景贤、唐荣枚、陈玠、江桦等均曾就学于她的门下。1974年1月5日病逝于上海。
著名声乐家林俊卿,是声乐理论泰斗,1914年出生鼓浪屿,1935年毕业于金陵大学理学系医学选修科。1940年获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1941年后跟意大利音乐家学声乐。新中国诞生国后,任上海声乐研究所所长,中国音协第二、三届理事。他在关于声乐方面的著作有:《歌唱发音的机能状态》,《歌唱发音不正确的原因及纠正方法》,《歌唱发音的科学方法》和 《咽音练声法》等。林俊卿先生2000年7月12日于上海去世。
著名钢琴家殷承宗,1941年出生天鼓浪屿,12岁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入学两个月后被苏联专家谢洛夫选入专家班。1959年殷承宗参加了维也纳第7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钢琴比赛荣获第一名。1960年赴列宁格勒音乐学院深造。文革期间因成功改编、演奏钢琴伴唱《红灯记》和钢琴协奏曲《黄河》而迅速走红,并与访华的奥曼迪、阿巴多等指挥大师有合作。目前录制有20多张唱片,其中他在1971年同中国中央乐团合作的“黄河”钢琴协奏曲唱片发行了数百万张。他是中国著名音乐家、钢琴演奏家、作曲家。钢琴协奏曲《黄河》的作者之一、主要演奏者。
许斐尼、许裴星、许裴平音乐家族,三兄弟都是音乐家,1957年夏天,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们到厦门招生,许家三兄弟——许斐尼、许斐星、许斐平观看了面试现场。老师们听说鼓浪屿人民小学学生许斐平有过人的音乐天赋,特地要听他的钢琴弹奏。他弹奏的乐曲《少女的祈祷》却迷住了主考老师,丰富的乐感,出色的表现力和那双纤长的手,令人惊叹。1961年暑假,“许家三兄弟”在鼓浪屿“三一堂”举行了一场音乐会,轰动了全厦门。1963年,许斐星也被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录取了。
许裴星的父母早年都在教会学校教钢琴,他的爱人刘锦媛是中央歌剧院钢琴演奏者。他们的女儿两岁时就开始学弹钢琴,1980年前后曾随中央乐团到厦门表演,赢得家乡人民热烈欢迎。许裴星的弟弟许裴平也是钢琴家,多次出国表演,曾荣获“优秀钢琴家”称号,是世界级浪漫派钢琴家。
著名指挥家陈佐煌,1946年出生于鼓浪屿,毕业于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钢琴专业及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经小泽征尔先生推荐赴美国坦格乌德音乐中心及密西根大学音乐学院学习,获音乐硕士学位。其后,他获得密西根大学有史以来颁发的第一个乐队指挥音乐艺术博士学位,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音乐艺术博士。1987年回国担任中央乐团指挥,并带领该团赴美国24个城市进行了访问演出并获得巨大成功。1990年任美国威切塔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及指挥,1992年又兼任美国罗得岛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及指挥。他的指挥艺术被称为“具有站在任何一个乐队前面的权威”。
著名男低音歌唱家殷承——1943年出生鼓浪屿,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 1970年,到上海乐团工作。1972年后担任独唱演员。1975年出访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演唱《献给北京的歌》、《大路歌》及当地民歌,受到热烈欢迎。1977年以来,先后到杭州、南昌、桂林、黄山、广州等十几个城市巡回演出,得到较高评价。1981年,与法国著名指挥皮里松合作,在《创世纪》里担任男底音独唱。(文/遐谷)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