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应运而生
AD是广告英文的缩写。在新店镇布局的三个创意产业园中,最牛的当属成立于2012年闽台AD创意产业园, 2014年4月即被命名为国家级广告创意产业园——福州海西广告产业园“一园三区”的核心园。
不是谁都有这样幸运!闽台AD创意产业园的应运而生,应验一句俗语“赶得早不如赶得巧”。
2012年初,国家工商总局提出“实施国家广告战略”,标志着国家对广告价值的高度认可。而福建省基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定位,为推动闽台两岸文化与经济融合,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立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基地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斯时,《福州市“十二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将发展广告创意业,列为加速福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七大重点领域之一。
2010年福建省广告业纳税额达4.64亿元,比上年增长40.45%。发展势头强劲,但在整个中国来说还是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最主要原因是福建省的广告企业处于分散状态,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效益,因此建立一个广告产业集聚地呼之欲出,作为广告创意企业的孵化基地,旨在促进福建广告业做大做强。
闽台广告创意园的前身是晋安区新店镇溪里村旧工业厂房,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溪里村的大部分土地被征迁,该厂房是溪里村村民唯一的固定生活来源,通过改造升级,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不仅为村民的生活提供经济实体保障,而且通过文化创业产业为纽带,促进晋安区第二产业的升级、调整,为提升产业梯度、占领市场、扩大市场容量提供持续的源动力。
大势促成,多方用力, 闽台AD创意园借闽台地域特色,将与其他产业园形成差异化经营,并使福建闽台广告创意园站在闽台新锐创意产业集散地的高度,远优于福州目前其他产业园的局限性。
投资方是福建众杰投资公司,主要从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配套设施等综合性文化产业资产投资运营的公司,于2010年通过资产整合组建成立。接手闽台AD创意园后,成立下属全资子公司福建闽台广告创意产业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园区一期占地面积50亩,全部改造完成投入使用,现入驻上百家中小广告企业。2015年完成成交易额18亿元,累计完成各项税收2000余万元。
出路:创意至上
“创意产业园”是前些年的新生事物、是经济转型的产物,这些年都不同程度受到发展的瓶颈。仍以新店镇三个创意产业园为例。
时代建筑设计创意园面积太小,20多亩土地,尽管新店镇协调了比邻的一些旧厂房作为园区二期开发,但有限的发展空间已造成掣肘,光是时代建筑设计院现有私家车就达80多辆,停车难摆在面前。更关键的是,体量太小,制约了创意园的申报。筑设计院院长杨劲松至今对创意园有名无份很是不解,殊不知原因就在此。目前此地又冠名“时代广场”,广场不“广”, 颇为尴尬。他们希望将前面的“变压器四分厂”的地盘收归旗下,但多次协调未果。
稻田创业小镇前期拿下项目的时候,经济运行的状况尚可,为了追求品质,运营方不惜“高标准,重投入”,创下了福州市同类工业园区改造项目之最。随着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运营方的投资预期与现实回报有了差距。林晨阳坦言,自从入驻以来,一直得到政府关注并予以扶持,他希望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一个文创产业园从最初的规划到逐步走上正轨,至少需要3年的培育期。是的,稻田创业小镇不论是外观设计,还内在品质,就连毗邻的时代建筑设计院院长杨劲松都不禁夸奖。他说,如果熬过这两年的困难期,稻田创业小镇未来不可预期!
闽台AD广告创意产业园虽为国家级园区,但在外人看来首先感觉是一个美食城,里外都是各种餐饮店的招牌。这是表象,内在的是,入住的均为中小型广告企业,多为传统广告业.面对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挑战,都有转型的困惑。福建汉杰投资公司的执行董事吴启敏,谈到未来的发展,公司已进行二期改造开发,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已改造完成面积13000多平方米,重点是引进3D打印技术,引进或培育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广告企业等。拟定位为3D打印技术研发中心、高清喷绘技术推广中心、海西摄影基地、门户网站运营管理中心、全球华文广告博物馆和广告新材料研发中心等广告行业服务平台。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文创园区做大做强靠什么?新店镇的三家文创园区面临的困难,实际上也是当前全国文创产业共性的问题。赶热闹一哄而上、规划的不合理、资源整合不够、专业人才短缺、资金投入不足、监管的失调、经营者与商户间难以调和的矛盾等等。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数据,2015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27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1%,对GDP增量的贡献达6.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凸显,已成为当前经济增长的亮点之一。在这组数据中,引人关注是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业的迅速发展,2015年其增加值为4953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占文化产业比重为18.2%。由此可见,创新创意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提高产业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发挥越来越大的带动作用,将逐渐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依托。
因此,发展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业,是破解文化创意产业园困局的一把利器。然而遗憾的是,在采访中,三家文创园区的运营方都不同程度忽视了创意的重要性。
创意不仅是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关键词,更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杭州市就曾顺势提出构建“3+1”的现代产业体系,在一、二、三产业这个“3”之外,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单独列出的那个“1”。文创产业被提高到“第四产业”的高度。2011年,杭州与悉尼一同被授予全球文化产业领军城市“创意示范奖”。 在全国经济下滑时,杭州2016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速又达到了两位数,文创产业功不可没。
谈到创意,让我们不妨追本溯源。
创意经济最早缘于英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英国政府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强调用政策打造“创意”,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据英国官方不完全统计,文化创意产业一项的年产值千亿英镑,占英国GDP的8%以上(占大陆GDP的比重2015年为3.97%),从事创意产业的人目前占英国人口的12%,从2003年以来,伦敦吸引的创意投资是其他欧美城市的两倍之多。
何谓创意?与其定义表述,不如在形象中体会。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让人记忆犹新。因为那届是在“创意之都”英国举行,被业界誉为最有创意的开幕式。
奥运会除了竞技体育的巅峰对决,就是美妙绝伦的文化盛典。文化活动作为奥林匹克的有机组成部分,诚如开幕式执行总导演、创意总监斯蒂芬?戴德利当年所言:“我们不可能在壮观与浩大上与北京奥运会比肩,因此我们会另辟蹊径,在创意上做文章。”
在开幕式上,创意引领——从莎士比亚到哈利波特,从田园时代到工业革命,从甲壳虫乐队到摇滚经典……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尽显英国特色,也把英国创意产业的创造力、技能、才华、知识产权的生成传播到极致。
“资本时代已经过去,创意时代已经到来”。 一般认为,占国民经济总量的5%可以看作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而2015年文化产业产值占GDP只有3.97%,因此尚有很大空间。发展文化产业有许多条路径,但归根结底当从创意本源出发,不忘本来才有未来。英国“创意经济之父”约翰?霍金斯曾无数次引用华特?迪斯尼生前的话来诠释创意:“未来并不是对现有的道路做出的选择”。创意是避免路径依赖,是另辟蹊径。
文化的本质是创新,文创的核心是创意。以文化为基因,以创意为翅膀,创新引领发展,创意点亮未来。(戎戒/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