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7年第2-3期

“海峡陆桥”:从东山到台湾

2017年05月04日 10:15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明、清时期铜钵和台湾关系密切

  明朝末年,郑成功据厦门、金门、铜山(东山)等地抗击清军,后挥师东征,驱逐荷军,收复台湾。铜钵村数10名子弟随郑军前往,临行前,随军众人把铜钵村的保护神,供奉在铜钵妈庙的陈元光第二女儿柔懿夫人陈怀玉的神像带在船上保佑出征平安。据传说,郑军船队途经澎湖时,遭遇荷兰军炮火阻截,幸得柔懿夫人陈怀玉显身助战,使得郑军大胜,船队顺利抵达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铜钵村子弟多人留居台湾,并把柔懿夫人陈怀玉的香火奉祀台湾,开创了台湾的“玉二妈祖”信仰。现台湾台南、台北、嘉义、台中、基隆等地有“玉二妈祖”庙12座,信众数十万人。2006年10月,经过10多年调查考证,确认东山铜钵妈庙是台湾所有“玉二妈祖”的祖庙后,台湾“玉二妈祖”总庙“山上天后宫”寻根谒祖团一行12人抵达东山铜钵妈庙,举行认祖祭祖仪式。至2008年12月,已有4批台湾“玉二妈祖”朝圣团来到东山铜钵妈庙寻根祭祖。

  郑成功将收复台湾时,驻守铜山的郑军部将、铜钵村人谢博古奉命随军东征。临行前,谢博古前往铜山(现铜陵镇)九仙山清元宫求得哪吒三太子香火护身。台湾收复后,谢博古感念哪吒三太子护佑之恩,将护身香火留在高雄建庙奉祀,逐渐传播全台湾。目前台湾岛有哪吒三太子庙200多座,其中多座和铜山清元宫有传播关系。上世纪90年代,台湾宜兰礁溪协天庙监事吴谋智受台湾岛内哪吒信众委托,曾专程到东山来寻根。

  清朝年间,铜钵村也有多人迁居台湾。据铜钵村族谱等资料记载,铜钵谢氏宗亲谢茅友早年随军戍守澎湖,退役后留居当地,死后尸骨未能还乡,直至乾隆年间,他的遗骸才由铜钵乡亲迁回故乡安葬。康熙十九年(公元1673年),有谢光玉等人迁居台湾。谢光玉育有二子,次子谢建雍,名绍周,俗名“虎鱼佬”,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中三甲进士,曾任陕西省凤翔知县、台湾安平协台,诰封“武功将军”;谢建雍曾移居铜山(今东山县铜陵镇),后又返回台湾居住,他的第六世孙,就是现在台湾民进党“四大天王”之一的谢长廷。

  台湾关帝信仰根在东山

  整个台北参访香客最多的庙宇要数位于民权东路与松江路交叉口的行天宫,据说一天进出人数可达2万人。分灵自宜兰礁溪协天庙的行天宫主祀关圣帝君,关圣帝君即民间俗称的“关公”、“关帝爷”,台湾奉礼关圣帝君始自郑成功时代,迄今全岛关圣帝君庙宇已有近1000座,其中以宜兰最多,礁溪协天庙就是极有名的一座。据查证,这些关帝庙均分灵自我省东山的铜陵关帝庙。

  面如重枣,眉似卧蚕,红颜长髯,气宇轩昂,这是自古以来深烙在人们记忆中的关公形象。关公因其忠义勇武非常,被历代帝王褒封,由侯而公而王而帝,一直备受民间敬仰,成为儒、释、道三教共祀的神祇。大唐将领陈政、陈元光父子率领64姓将士开拓闽南时,建置漳州,驻军东山岛。为安抚将士,从家乡引来关圣帝君香火。明洪武年间,江夏侯周德兴率兵来东山建铜山城设水寨以防倭寇,为安抚官兵情绪,在东山建关公祠,“刻像祀之,以护官兵”,关帝信仰从此在东山广泛传播。

  东山铜陵关帝庙现为全国四大关帝庙之一,1996年1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宇的建筑结构相当精巧,庙门为牌楼式,称“太子亭”,由六根圆石柱顶托着数百支纵横交错、承力均匀的斗拱,捧着一座宫殿式楼亭,亭上有各种独具闽南地方艺术特色的彩瓷剪贴雕,造型生动,流光溢彩。关帝庙内回廊厢房,丹墀龙陛,华表僧舍,建筑工艺精湛。庙内存有多方石碑刻、柱础、铜钟、香炉等珍贵文物,其中的金木雕、石雕更是琳琅满目,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价值。

  关帝庙主殿的石柱上悬挂着由明武殿大学士黄道周题写对联,上联是“数定三分扶炎汉,平吴削魏,辛苦倍常,未了一生事业”下联是“志存一统,佐熙明,降魔伏虏,威灵丕振,只完当日精忠。”1990年7月,东山关帝庙台湾宗教咨询委员李炳南教授前来东山关帝庙考察,当他看到这副对联时恍然大悟道:“台湾关帝信仰文化正源于此!东山关帝庙是台湾关帝信仰的发祥地。台湾诸多的关帝庙都悬挂此楹联,但不知出于何时何地何人所撰,现在这个谜可解开了,找到这个根了。”

  据考证,东山关帝庙与台湾众多关帝庙的确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东山博物馆《海峡两岸同根文化展览》的解说词简洁扼要地说明了东山关帝香火如何入台:“关帝对东山人民来说,既是至高无上的保护神,又是高祖。为此,历史上东山人自幼就要佩带关帝香火护身,凡是出门,无论远近,更需携带关帝香火以保平安。随着与台湾的密切往来,关帝香火自然就传入台湾。”

  具体说来,东山关帝香火入台主要通过戍垦移民、商贸往来、建筑交流三种途径。从明崇祯年间起,就有东山饥民陆续到台湾垦荒定居,这些人把从东山关帝庙分灵的香火奉祀居留地作为保护神,其中堪称典范的有澎湖关帝庙等。

  东山港早在明清时期就是两岸通航、通商重要的天然良港,当时,出洋海船必须先到东山关帝庙焚香朝拜,求赐香火,东山关帝庙的香缘就这样随着商船出洋而奉祀于台湾和海外各地。(文/远迁)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