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7年第2-3期

闽妈祖信仰给台湾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017年05月04日 10:55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妈祖姓林名默娘,诞生于莆田,妈祖信仰发祥于莆田。千百年来,人们对妈祖的信仰从未间断,且传播范围越来越广,信仰人数越来越多。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妈祖庙5000多座,妈祖信众2亿多人,仅台湾妈祖庙就有2000多座,信众达1600多万人,约占台湾总人口的2/3。汉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历史,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福建文化移植到台湾并在台湾进一步发展的历史。福建的妈祖信仰状况,必然给台湾民众及台湾社会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闽人渡台带去妈祖信仰

  大陆向台湾移民,大概可以分为3次:第一次是在明天启年间,福建大旱,泉、漳两府贫民大量入台,当时不下3000人;第二次是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实行军屯,广招移民,又有许多福建贫民入居台湾。除郑氏军队外,新增移民二、三万人,使台湾汉族移民增至10~12万人,与土著居民人数差不多;第三次是1683年郑氏政权结束,清朝统一台湾后,实行开发垦殖,又有许多大陆居民入台。在向台湾移民之中,闽南人占绝大多数。

  闽人渡台,为求一帆风顺和开垦成功,大多数人都随身携带在家乡崇祀的神像或香火之类的圣物。平安到达目的地后,便将神像或香火挂在田寮或供于居屋、公膺等处,朝夕膜拜,祈求神灵护佑。到了台湾之后、他们就把随船而来的神像供祀于庙宇中,这就是台湾民间信仰中最普遍受供奉的是妈祖之原因。由于台湾与大陆之间存在着人缘、地缘和神缘等方面的密切关系,台湾的民间文化多自大陆传去或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而产生,其中又多具有闽南及广东一带的风格,这大概是因为台湾汉族居民多来自这些地区的缘故。总的看来,台湾的妈祖信仰文化是伴随着闽粤人渡台而东渐的。

  “天惠宏深,万里梯航安淡海;后恩赫濯,千家香火接湄洲。”台湾天台天后宫的这一副对联,揭示了闽台妈祖信仰的巨大影响和历史渊源联系,同时也艺术地概括了福建妈祖信仰对台湾历史和台湾社会的深刻影响。有人说过,台湾的发展史就是妈祖信仰在台湾的传播史。随着福建妈祖信仰的新变化和新发展,对台湾社会和台湾民众也必定产生一些新的影响。

  澎湖:妈祖信仰传至台湾的第一站

  民间信仰与宗教一样,都是人们在面对各种“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时感到无可奈何,进而想摆脱它、战胜它而“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人们之所以信仰神明,乃是想求得神灵的保佑、并进而获得心灵慰藉和精神支柱。妈祖信仰在传播之初,其神祇功能比较单一,主要是航海保护。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随着信仰范围的不断延伸与扩大,其神祇功能也由原来的航海保护,扩展至江河护航、助漕、助战、消灾、解厄、赐福、送子、祈雨等等,妈祖成为了一位集多种神职于一身的女神。

  台湾民间妈祖信仰伴随大陆移民渡海开发宝岛而传入,所以俗称早期的妈祖庙为“开台妈祖”。“开台妈祖”何时入台,在妈祖信仰传播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澎湖是台湾的门户,也是妈祖信仰传至台湾的第一站。据董应举《崇相集·与南二太公祖书》记载,澎湖天妃宫在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之前已经建立。该文指出:“澎湖港如葫芦,上有天妃宫,沈将军折韦麻郎处也……”这里说的是万历三十一年,荷兰东印度公司与明朝宦官暗订互市之约的事。其时,由司令官韦麻郎率舰队驶抵澎湖内港停泊,派翻译到漳州要求准予互市,福建抚按命浯屿把总沈有容驾舟到澎湖向韦麻郎宣谕不予互市,令其舟师尽速撤离澎湖。结果,荷方舰队在中国水师的威慑下被迫撤退。今澎湖马公天妃宫尚存“沈有容谕退红毛番”一碣,即为明证。

  由此观之,从明万历三十一年至康熙二十二年施琅攻克澎湖之前的80年间,娘妈宫的历史沿革是相当清晰的,其香火从未中断。澎湖娘妈宫对岛内的妈祖信仰发挥了中介的作用,妈祖信仰正是从澎湖走向岛内的。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