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8年第5期

从张学良与张学友看台湾“教改”余毒

2018年08月29日 15:57 来源:福建省台办 字号:       转发 打印

  张学良,人称 “少帅”,是中国现代史的关键人物,“西安事变”震惊中外影响深远;张学友,人称“歌神”,是流行音乐歌坛的巨星,演唱会无一不是场场爆满。

  也许你会奇怪,张学良与张学友,生活年代相差久远的两个人,有关联吗?
  我要告诉你,有。
  你一定更奇怪,为什么?
  因为,当有关张学良的相关试题出现在历史科考试卷上时,在台湾,有太多的学生,在他们的答卷上填写:张学友。孩子们并不是误判,而是张学友实在让人印象深刻,但是张学良呢?课本里只有一小段,几十个字就交代完毕,难怪他们只被歌神的款款深情所打动,却不解“少帅”:“两字听人呼不肖,半生误我是聪明”其中所表述的跌宕人生。
  奇怪吗?张学良如此这般重要的人物,历史课本竟然着墨不多?授课老师也无所补充?
  原因就出在:“教改”。
  台湾的教育部门在1998年进行了最大幅度的教育改革,颠覆过去“时间轴”的历史逻辑,而单独将台湾史抽离,编纂成“认识台湾—历史篇”单册课本,提供中学一年级两个学期一整年教授完毕。如此一来,自然挤压了中国史和世界史的授课时数,所以中国史被浓缩在中学二年级讲述,两个学期分别阐述上、下两册。
  中国史的上册是从史前时代北京人、山顶洞人的考古谈起,延展到18世纪的清初盛世;下册则是由近代史的鸦片战争,持续到两岸分治的现况。中国历史渊远流长,师生双方的负担都极为沉重。
  反观此番“教改”之前的教学现场,中国史的课本有三册,分别在中学一年级的两个学期和二年级的上学期讲述,授课时间充裕,课文内容详实,老师可以侃侃而谈,学生也能融会贯通。所以,这次巨大变动的“教改”,目的究竟为何呢?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