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请妈祖分灵圣像到欧洲
随着妈祖信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迅速传播,妈祖热也从东南亚不断波及欧洲各国。2016年11月28日,来自意大利福建华商会的代表关丽涵等5人,来到福建莆田湄洲妈祖祖庙,恭请妈祖分灵圣像到意大利那不勒斯市的妈祖主殿中供奉。
意大利目前约有华人十几万人,其中福建籍有4万多人,妈祖文化代表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在当地华人华侨中有很深的影响,他们来湄洲祖庙恭请妈祖圣像回意供奉,目的就是要在当地更好地弘扬妈祖文化。
在遥远的欧洲大陆,意大利是继法国、英国、丹麦、挪威和俄罗斯之后,妈祖在欧洲留下的新足迹。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妈祖信俗广泛分布于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妈祖文化在全球产生了更广泛的影响力。2017年3月,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发挥妈祖文化等民间文化的积极作用。
妈祖文化的传播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是密不可分的。自宋代以来,伴随着海上贸易的兴起,华侨华人出海谋生,“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大量修建妈祖庙,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标志,其中不少妈祖庙宇已经有数百年历史,成为当地华人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其共同的精神支柱。
日本妈祖文化有600多年发展历程
东亚的日本,妈祖文化也已有60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主要是通过明、清王朝对琉球的册封和我国东南沿海民众赴日开展的各种交往活动传播而来的。东南沿海民众从明代起渡海到日本从事贸易、务工等,他们有的一旦在当地定居,就建起他们视为保护神的妈祖庙。明永乐三年(1405年),向中国称臣的琉球建起天妃宫,明王朝常派使者前往册封,渡海涉洋出使途中时遇险境,均传因妈祖庇护化险为夷。这些奇迹使妈祖信仰在琉球广为传扬,并在当地生根开花。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日本大船主伊藤五左卫在大北半岛大间村创建了天妃祠;乾隆元年(1736年)日本长崎唐人坊天后宫创建等,这些都扩大了妈祖信仰在日本的影响力。
在日本传播妈祖信仰的有长崎、神户、鹿儿岛、冲绳、茨城、青森、千叶、神奈川、大阪、兵库等1府8县17所传播着妈祖信仰,建有妈祖庙100多座。日本还成立“妈祖会”的信仰组织,每年在日本横滨市中华街举办“妈祖节”或“妈祖祭”活动,还在长崎举行“灯会”,灯会的点灯仪式启动时有“妈祖队列”,妈祖队列再现明清年间中国船队靠港长崎的情景。
日本的妈祖神像是从福建莆田湄洲妈祖祖庙分灵的,所以日本妈祖信众经常会跨海来到福建莆田湄洲岛妈祖祖庙谒祖进香或考察调研。1925年,在台湾的日本人中治稔郞到湄洲祖庙迎请妈祖神像回台奉祀。1991年7月10日,日本妈祖会会长入江修正率进香团一行5人抵湄洲朝圣;1993年8月20日,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教授、综合科学研究所所长村川行弘等3人到湄洲考察妈祖文化并与莆田学者进行学术交流;1996年10月18日,日本大正大学教授访问团一行6人抵湄洲祖庙参观访问;1997年11月24日,日本琉中文化交流史研究会福建访问团一行12人由团长小川阳一教授率团抵湄洲参观考察并学术交流;同年11月25日,日本妈祖会会长曾定修率进香团抵湄洲谒祖进香;1998年9月上旬,日本东京都大学人文学科研究所横山俊夫教授抵祖庙参观调研;1999年8月5日日本《朝日新闻》记者清水盛彦抵祖庙采访;10月17日,日本“唐馆310周年纪念”福建友好访问团一行57人,在林真古刀和陈东华率领下抵湄洲祖庙进香和参加纪念妈祖升天1012年祭典,并请回一尊妈祖神像;12月下旬以上里贤一为团长的日本琉中大学教授访问团抵湄洲参访调研;2013年10月13日,耗资5亿日元建盖的日本东京妈祖庙在新宿区举行落成安座大典;2014年5月10日,日本长崎妈祖庙鬼永武一行17人赴湄洲妈祖祖庙谒祖进香……
日本的妈祖信仰在发展过程中,与日本各地本土信仰相融合,形成现今独具特色的日本妈祖本土信仰。(文/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