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8年第1期

澳门:与妈祖紧紧联在一起的城市

2018年08月14日 11:11 来源:福建省台办 字号:       转发 打印

  妈祖,作为海峡女神受到海内外民间信仰和奉祀,为此,妈祖庙分灵世界各地。而澳门,是唯一以妈祖命名的城市。早在15世纪,葡萄牙人在澳门经过多年的活动后才登上澳门,初登上澳门时问当地人这是什么地方,当地渔民以为是问妈祖阁,便用澳语回答:妈交,这就使澳门成为妈祖的代名语,也就使妈祖成为第一个作为城市来命名,外文称MACAU和MACAO,澳门与妈祖紧紧地联在一起。

  妈祖阁:中国第一张照片
  澳门最早妈祖传播有两段小故事,这在1751年写成的《澳门纪略》中就记有这两个故事。故事记述很早以前,有一天闽人到澳门,因有一位老妪一同随船行,船行的特别快,日行千里,自福建出发一夜之间抵澳门,老妪上岸时突然不见,而云端却出现了妈祖,人们认为老妪就是妈祖的化身,只有妈祖才有如此神威。另一个故事记载闽商船运货赴澳,中途经娘妈阁时遇狂风。忽然妈祖神像出现在妈阁山上,接着就风平浪静,闽商船平安,有惊无险,因而人们欢呼雀跃,认为妈祖已抵澳门。
  从古代到近代,澳门的福建移民和闽商既是当地工商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又是妈祖女神的虔诚信徒,妈祖阁香火的兴旺与闽商在澳门的工商业的繁荣互为辉映。妈祖阁“第一神山”石殿前横柱下方刻有两行字:“明万历年乙巳年德字街众商建,崇祯己巳年怀德二街重修”,据康熙《香山县志》载:万历史,督抚奏请就其聚庐重大街贯四位,各树高栏,榜以“畏威怀德”四街,分左右定其门籍分东西各十号,是互相维系讥差,毋得容奸,听海防同知及市舶提举司约束。上段文字说明,至明万历年间,妈祖阁附近聚居的商人及移民越来越多,已经形成了畏、威、怀、德四街。而这一带主要是福建人,不断扩大的福建移民及商人队伍在澳门社会及经济生活中有了很大的势力,便不断地出资扩建妈祖阁,使之成为今天的规模。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妈祖在澳门已有基础,终于构成了澳妈祖阁的建造和妈祖信仰基础,也构成了最初妈祖文化在澳门的传播。考究历史上一些资料可确定,澳门的妈祖文化传入是通过水陆两个途径。从陆路可以莲峰庙的建造为根据,从水路进入可以妈祖阁为根据。澳门妈祖的传入不管水路或陆路,都是靠移民作为主要载体,都没有离开闽人的参与。如澳门三州慈善值理会是由漳州、泉州、潮州人组成的,他们一向管理妈祖庙,并视妈祖庙为商会公产。还有“林西河堂”在澳是历史悠久的世界性社团,他们主要是供奉妈祖。
  澳门现有妈祖庙近20处,而且都是百年以上。凼仔天后宫建于乾隆年间,路环天后古庙建于康熙年间,莲峰庙的历史更加悠久,已超400年,妈祖阁建于明朝已500多年,这些都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建筑,它不仅记述了妈祖传播的历史,也记述了妈祖与澳门的历史关系。
  历史上许多官员到澳门都要到妈祖庙进香。鸦片战争前夕的1839年9月3日,林则徐亲自到澳门巡视,并进行查禁鸦片工作,表示澳门是中国的领土。他在进行这项工作时都围绕妈祖这条线——从原奉供妈祖的莲峰庙开始,到妈祖阁为止,并向妈祖敬香。林则徐的这次行动受到了澳华人的热烈欢迎,也为澳门的妈祖文化增添了一笔。
  在澳门处处都可以看到妈祖的痕迹,如以妈祖阁为图案的纸印、邮票多达数十种,纸印有十多种,邮票有6—7套。澳门与妈祖有关的联句、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很多很多,中国第一张照片,摄于1844年,照片中图案是澳门的妈祖阁。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