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村:“关中印象”,中国美村变迁记
2018年08月16日 09:52
来源:福建省台办
字号: 小 中 大
转发
打印
从发展乡村旅游起步
近年来,袁家村从发展乡村旅游起步,经营规模逐步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品牌价值更加凸显,第三产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直接带动第二产业的发展;从手工作坊到加工工厂再到连锁加工企业,第二产业跟随第三产业走;第二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加对优质农副产品原材料的需求。遍布各地的种植养殖基地和订单农业,使第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袁家村坚持一产为二产提供优质原料,二产为三产提供名特产品,三产为一产二产开拓广阔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制造和销售联为一体,改变了三个产业相互脱节,农产品生产者、加工制作者和销售者苦乐不均的状况,实现了由三产带二产促一产,三产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
袁家村通过打造以关中民俗文化为核心的关中印象体验景区,从品牌、主题、创意、风格到业态、招商、运营、管理、制度等反复试验,不断探索,形成一个相容共生、互补兼顾、层次递进、环环相扣的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闭环和成熟商业模式。
袁家村的新集体经济实现了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的高度统一,其股份制经营模式主要由5部分构成:基本股。为盘活闲置资产,又便于把农户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紧密联结,袁家村将集体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造,集体保留38%,其余62%量化到户,每户20万元,每股年分红4万元;混合股。袁家村每一个商户,每一家农户的持股结构都不一样,既有资本入股,还有技术入股、管理入股等,加入合作社的农民既有袁家村的,也有周边其他村的,形成了混合持股的结构;交叉股。旅游公司、合作社、商铺、农家乐互相持有股份,共交叉持股460家商铺。村民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入股的店铺,入股的村民范围已扩充到在袁家村的各类经营户;调节股。针对经营户收入高低不均的现实,村里将盈利高的商户变为合作社,分出一部分股份给低盈利的商户,以缩小他们与高收入商户的差距;限制股。在合作社入股过程中,全民参与、入股自愿、钱少先入、钱多少入、照顾小户、限制大户。股份少的可以得到较高的分红,股份超过限额的分红就会相应比例的减少。
袁家村的实践,以产权共有为核心,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强调清晰的个人产权,并且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人努力,互相监督,大大提高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了集体与农户利益的均衡发展。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