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8年第2-3期

袁家村:“关中印象”,中国美村变迁记

2018年08月16日 09:52 来源:福建省台办 字号:       转发 打印
  旅游业形成可持续产业链
  袁家村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是远近闻名的叫花子村,后来,开始搞旅游,就是要让农民致富。但跟全国搞旅游景点不一样,旅游的主题是关中民俗,是把农民的生活做成旅游,所以参与者都是农民,因而袁家村旅游特别接地气。”郭战武分享道。
  在袁家村,游客可以吃到关中最地道的农家美食,看到关中最地道的民居,感受关中最地道的民俗文化。
  关中美食当属游客最爱,郭战武故以小吃街打比方。“这条街上如有100个商户,就要有100种小吃。锅盔,豆腐脑,炸麻花……村民各自认领,如遇几家同时报名便PK,留味道最好那一家。这样就避免了恶性竞争。”
  但美食品种不同,收入就会有差异。“卖锅馍一年收入近百万,但蒸馍却只有几万,可街上必须有人卖蒸馍,村里就给补贴补到能挣十万。但对于贫富差距的问题,制度设计上才能解决问题。”
  酸奶现是袁家村的拳头产品,一天销量近10万瓶。当年做酸奶的农户原是养牛的,村里给他设计做酸奶项目时,他连酸奶都没见过。2007年开始做酸奶,根本卖不动,但通过不断学习,到2010年,酸奶作坊收入就比较可观,村里就把作坊改成了股份公司。股份制实现了共同富裕。
  除了业主保留的20%股份,公司大部分股份都会分给群众。酸奶厂改成股份制公司后,当年入股一块钱,第一年和第二年都可以分到九毛多,如今大概可以分到一块五。现在,这个酸奶公司每年的纯利润已经近1000万元。
  当时投资酸奶时,几乎无人问津,都不敢投。后来有群众为了照顾村干部情绪,象征性入了一两万元,等到年底分红就分到了90%的利润。这时大家意识到股份制能挣钱,第2年扩股时,便争着入股。
  如今,村上大大小小的股份制公司有几十家,醋坊、豆腐、辣子、面坊等等很多小吃店都是股份制。
  袁家村旅游业从关中民俗起步,现在在继续发展民俗旅游同时,已开始逐步向乡村度假转型。乡村度假外延很大,不仅做旅游,还会涉及农业、农副产品等,最终形成一个可持续的产业链。清华大学副教授罗德胤说,“袁家村‘全民参与,社会共享’的发展思路,紧咬关中小吃并致力于发扬关中民俗的经验和策略,在全国范围内很多古村都面临着空心化、衰败化的大背景下,都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