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务院正式批复建设福州新区后,福州新区跻身国务院批准的14个新区行列,成为东南沿海的一颗抢眼的明珠,海内外企业看好新区发展前景,纷纷投资入驻,以促进新区的建设和发展。
“5.18”福州新区吸金760亿元
今年5月18日,在第十八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海交会)福州新区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福州新区共签订重点项目60项,总投资759.49亿元。这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福州新区后,福州新区首次在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上举行项目签约仪式。
福州新区、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海丝核心区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这四大机遇对福州市的建设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福州市正全力推动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加大项目招商力度,吸引海内外客商聚焦新区发展。
在第十八届海交会上台签约项目中,有央企、台企、外企和民企,其中央企8项总投资149.2亿元;外企14项总投资11.2亿美元,利用外资6.39亿美元。民营企业上台签约共有38项,总投资534.83亿元。福州新区的签约表明,海内外企业看好福州新区的发展前景,“福州新区建设年”集聚和辐射效应正在加速显现,一批重大项目可望陆续落户新区。
最早进入大陆的台资企业之一的国福欣欣有限公司,拟在三江口片区投资12亿元人民币建设海洋生物博物馆,建成集教育、旅游、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项目。
国福欣欣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总经理曾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他看好福州新区,因为福州新区有着独特的对台政策与优势,他希望依托福州新区的对台政策,整合周边环境资源,对当地的经济做出贡献。他表示,公司将与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团队合作,为福州新区再添光彩。
由于福州新区的设立,将进一步带动福州市经济的发展。据统计,今年海交会期间,福州全市共签约项目357项,总投资2462.88亿元,项目数和总投资均超过去年。
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制定的规划
福州新区位于福州市滨海地区,初期规划范围包括马尾区、仓山区、长乐市、福清市部分区域,规划面积800平方公里,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秀美、产业基础坚实、港口设施完善、文化底蕴深厚,在海峡两岸交流合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1992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时倡导并主持编制了《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简称“3820”工程),提出了福州3年、8年、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步骤、布局、重点等,谋划了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战略布局。当时,习近平书记说:“必须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做到每3至5年上一个新台阶,尽快改变港澳粤闽台南中国海区域内处于‘后排就座’的状况。”
2013年8月,中共福州市委十届六次全会作出全力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战略部署。2013年底,《福州新区发展规划》《福州新区空间发展规划纲要》初稿相继出炉,揭示福州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承继“3820”工程战略布局,以福州新区开放开发为突破口,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2014年9月,福州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福州新区建设行动计划(2014—2020年)》,标志着福州新区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由于当时福州市是中国华东沿海省会城市中唯一没有被确定为副省级的城市,也是5个非省会计划单列市所在省中唯一没有被确定为副省级的省会城市。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现在福州的行政地位与它的发展需求“不匹配”,不利于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龙头引领作用,同时也不利于发挥福州在两岸交流中的“前沿平台作用”。从福州自身发展来看,福州中心城区用地已经饱和,急需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从区域关系来看,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有利于打造闽东北发展的强劲引擎,推动福莆宁同城化提速,带动闽东北五市一区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从发展形式来看,福州新区有利于加速平潭岛内外一体化进程,实现福州与平潭联动发展连片繁荣;从城市发展战略来看,有利于加快“东扩南进、沿江向海”步伐,建设滨江滨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从省会城市的历史责任来看,福州新区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实现沿海经济洼地全面提升,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福州对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支撑作用,形成福建省与长三角、珠三角“三足鼎立”的开放新格局。为此,加快建设福州新区对福州和全省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