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9年第6期

桂峰大厝 古韵悠悠

2020年02月04日 15:36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如果说桂峰村是“遗落在山中的明珠”,那么,后门山大厝则是遗世孤立的建筑瑰宝。

  当我们重点参观了石狮厝之后,陪同的当地人,又推荐了后门山大厝。为什么执意让我们前去一探究竟?这是因为该厝出过?父子举人、?文武举人各1名、秀才7名,是耕读传家的代表,在桂峰村引以为傲。还由于该厝是是山地府第民居的典型代表。

  桂峰:“遗落在山中的明珠”

  桂峰村历史悠久,自北宋名臣蔡襄之九世孙蔡长,于宋淳祐七年(1247年)肇基以来,迄今已760多年了。整个村落的建筑风格独特,依山就势分布于村的三面山坡上,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被誉为“遗落在山中的明珠”。

  走进桂峰村,如同走进一幅格调文雅、笔墨清秀的山水国画中,清幽纯朴、小桥流水、古韵幽幽。斑驳的古墙,逼仄的古巷、典雅的古屋,在阳光的拥抱下,熠熠生辉,难掩昔日的繁华与喧哗。桂峰村的得名是否与村里的丹桂长开不败,香飘四方有关,我无据可考,但却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文脉相承,是毋庸置疑的。

  文物古迹作为历史文化名村的主要标志,是承载各个历史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积淀,古建筑是文物古迹的重要组成部分。桂峰村满目皆古,古道、古街、古树、古书斋、古碑刻、古画、古族谱等,最出色的则是古建筑,其中最具典型代表的有:蔡氏祖庙、蔡氏宗祠、石狮厝、楼坪厅大厝、后门山大厝、后门岭民居、后门田大厝、资寿寺。据统计,清代以前的古建筑就有39座,桂峰古建筑规模之大,保留之完整,在全省乃至全国尚属少见。

  桂峰地处闽中腹地交通要冲,东连闽清下达福州,北通樟湖上至南平,是古代尤溪东部边陲的重要驿站。历史上往来于桂峰古道的人很多,官宦、商贾、学子、旅人纷纷在桂峰歇脚夜宿,带来了山外的文明,桂峰迅速繁荣起来。但是,桂峰真正的兴盛与一个人有关。

  公元761年前,从纷忧的战乱中南移的北宋端明殿学士,著名书法家蔡襄之九世孙蔡长,一脚踏上桂峰,如黛青山与如缎绿水的徐徐展露,霎时便留住他的脚步。几个世纪辛勤的耕耘创造,蔡氏子孙传承“耕读传家,经史名世”的祖训,历代儒风不衰,仅明清两代就中进士3名、中举人12名、中秀才412名。原本寂静的桂峰热闹起来了,人们争相敬慕,顶礼膜拜。熙熙攘攘的脚印踩出一条尤溪至福州的官道从桂峰经过,达官贵人、商贾小贩和艄排工人蜂拥而至,“四寻客栈五步楼,比屋弦声乐悠悠;梦寐以求寄居地,旅客旋步三回头。”桂峰在瞬间突放异彩,迅速繁华。因为地处高山,村民皆姓蔡,历史上也称着蔡岭或蔡岭头。

  蔡氏子孙“人心知水木本,庙报祖徳宗功”。在桂峰修建一座案堂俊秀、龙脉雄伟、被人称为“飞凤衔书”的蔡氏祖庙。原祖庙始建于宋元时期,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六月廿二夜,周围民房失火,殃及祖庙,遂于次年在旧址上重新鼎建,现存建筑基本完整。该建筑为二进单檐歇山顶木结构,是桂峰蔡氏肇基之地。祖庙背山面水,占地面积约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龙脉恢宏壮阔,山形犹如振翅欲飞的凤凰栖息于屋后,面前案堂平稳秀丽,如同一本打开的书,好一方飞凤衔书的胜地。南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年 ),蔡襄九世孙蔡长从三石井江湾迁居桂峰,披荆斩棘,在今祖庙处结庐而居,是为桂峰蔡氏始祖。祖庙中轴线上由后至前依次为正堂、天井、下堂。正堂三层,面阔五间,迭梁与穿斗混合结构。明间肥梁宽枋大柱,高大宽敞,庄严古朴。堂上高悬“五代同堂”“九峰毓秀”“进士”“举人”“文魁”“武魁”等匾额。沿十一级垂带踏跺下到天井,踩着青石板铺筑的地面,进入下堂。顺堂前又下十一级台阶,就是立有照壁的前空坪。屋后花台五层,桂树数株,阳光透过丹桂枝桠,洒在花台下的井口,使泉水显得异常清亮。这普通的水井,被蔡氏家族视为龙脉正眼,神圣不可亵渎。三层大厅两侧镶嵌的圆窗,如同丹凤之双眸凝视远方青山,与屋后水井一样成为祖庙的灵魂。

  清康熙十年(1671年),蔡氏家族鼎盛,适逢后亦蔡茂相高中进士,于是有拨币兴工建造了一座“备极辉煌冠冕”的蔡氏宗祠。与其相映衬的30多座新居也拔地而起,桂峰便成了方圆几百里內的名门望族。走进蔡氏宗祠,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的宗祠在你眼前舒展,中轴线上依次为正堂、中堂、门楼,地面用石板和三合土铺就,异常坚固。全祠用80根巨大柱子构建,宽枋大梁,不用一钉一铁,全部用卯榫镶嵌而成。极富特色高悬祠内的“父子举人”“兄弟举人”“兄妹硕士”等大匾,从骨子里散发出骄傲。清康熙八年(1669年),蔡茂相荣登进士榜。三年后,首倡兴建蔡氏宗祠。宗祠门庭玲珑秀美,门额上嵌“蔡氏宗祠”四字,左右分别装饰“鹿竹同春”和“鹤寿松龄”图案。条石门框上镌刻着对联,外联是“绳其祖武唯耕读,贻厥孙谋在俭勤”;内联为“兰水家声远,西山世泽长”。门庭两侧墙楣分别彩绘“丹凤朝阳、孔雀开屏、鸳鸯戏水、鱼跃龙门”和“福寿平安、富贵花开、喜鹊登梅、秋菊傲霜”等主题的两组壁画,生动活泼,如冬日的暖阳,给站立在它面前的每一个人以灿烂的笑脸。桂峰地灵人杰,蔡氏自蔡长始至今已在桂峰繁衍34代,裔孙开基发展遍及各地。承祖训以耕读传家,尤其崇文尚学,历代儒风不衰。墙上张贴的许多科举捷报,至今仍依稀可见。

[责任编辑:福建省台港澳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