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寺庙吴哥窟的千年文明
柬埔寨(Cambodia)旧称高棉,佛教为国教。吴哥窟,是世界七大奇景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寺庙,走过了千年的文明。
吴哥窟(Angkor Wat)又称吴哥寺,被称作柬埔寨国宝,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其总建筑群占地24公里长,宽8公里,中心塔的高度达65公尺,相当于20层楼高,它是山形庙的最高峰,城内精雕细琢的砖砖瓦瓦,一砖一故事,一瓦一神话,是高棉吴哥王朝全盛时期所遗留下来的不朽宗教建筑;全城雕刻之精美,有“雕刻出来的王城”美誉。
吴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佛学古籍称之为“桑香佛舍”。12世纪时,吴哥王朝国王苏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希望在平地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石窟寺庙,作为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因此举全国之力,花了大约35年建造而成。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建筑,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它与埃及金字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中国的长城并称为东方世界的奇迹。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吴哥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此后吴哥窟作为吴哥古迹的重中之重,成为了柬埔寨一张亮丽的旅游名片。
吴哥窟的整体布局,从空中乘坐热气球就可以一目了然:一道明亮如镜的长方形护城河,围绕一个长方形的满是郁郁葱葱树木的绿洲,绿洲有一道寺庙围墙环绕。绿洲正中的建筑乃是吴哥窟寺的印度教式的须弥山金字坛。
吴哥窟寺坐东朝西。一道由正西往正东的长堤,横穿护城河,直通寺庙围墙西大门。过西大门,又一条较长的道路,穿过翠绿的草地,直达寺庙的西大门。在金字塔式的寺庙的最高层,可见矗立着五座宝塔,如骰子五点梅花,其中四个宝塔较小,排四隅,一个大宝塔巍然矗立正中,与印度金刚宝座式塔布局相似,但五塔的间距宽阔,宝塔与宝塔之间连接游廊。此外,须弥山金刚坛的每一层都有回廊环绕,乃是吴哥窟建筑的特色。那里的台阶陡峭,需要手脚并用地爬上去。这寓意着人们到达天堂需要经历许多艰辛。
吴哥窟,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在12世纪时,吴哥建筑达到了艺术上的高潮。当时建造的吴哥庙,所有的墙壁全都刻有精美的浮雕,每个平台的周围都有面向四方的长廊,连接着神殿、角塔和阶梯,即使长廊的墙上也全都刻有描述古代印度神话故事的浮雕。
这里是高棉有史以来最宏伟的都城,也是200多座古迹中唯一正门向西的神庙,小吴哥的主殿四周,共有八处巨幅石雕,每幅都长达120公尺,分别叙述印度教的神话故事,这些故事都和战争与国王的功迹有关。主殿内有一座高塔,建在三层台上,塔下方围绕着广场,据说这是“海洋包围高塔”的意念设计。广场四角的仙女浮雕和高塔内的神话雕刻,刻绘细致,艺术价值极高,许多艺术家的作品,都是从这些石雕像中获取灵感。吴哥窟不只是一座荣耀神祇的庙宇,也是人间对天堂的极致想象与体现。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