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12345”提升百姓幸福感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马上就办,件件落实。”这是福州市“12345”便民服务平台为民服务的常态。“12345,有事找政府”已成为福州老百姓熟知的口头禅,“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也擦亮了福州便民服务有口皆碑的金字招牌。“福州12345”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
2001年5月,福建省政府将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福州市鼓楼区确定为“数字福建”重点项目建设示范区。2003年1月,鼓楼区12345便民呼叫中心正式开通,在之后的15年时间里逐步升级为市级服务平台并向福建全省推广。
数据显示,仅2017年,该平台就累计受理群众诉求43.9万件,日均受理1023多件,及时办理率为99.87%,群众基本满意率99.79%,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这样的数据说明群众既有畅通的诉求反映渠道,也能得到满意的处理结果。”在福州市“智慧福州”管理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建雄看来,这背后主要是因为平台通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
据悉,福州市“12345”热线服务平台一年365天、全天24小时不间断受理,市民可以通过网站、热线电话、微信、QQ等10种方式,向平台提出“咨询、投诉、建议、求助”等四类诉求。平台还形成了“诉求人诉求→市中心坐席受理→市中心批转→职能部门办理→职能部门回复→诉求人评价→市中心回访”7个步骤闭环业务流程。
此前,福州市还专门组织开展了各类热线整合工作,取消了119条市直各部门自行开通的热线电话,实现统一由12345系统进行接听和批转。目前,平台已接入1300多家联动单位,建立省、市、县区、乡镇四级管理服务体系,群众的诉求都可以通过平台及时转派到相应的职能部门,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层次和协同办理。
“智慧福州”管理服务中心规定,对于咨询类事项要在两个工作日内办结并答复;投诉类事项,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并答复,其中列入便民服务事项清单的,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并答复;建议类事项,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并答复;求助类事项,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并答复。平台“知识库”还汇集了各部门最新办事指南2000多条,对市民提出的简单咨询类诉求做到“即问即答”,进一步方便群众。
而对于权属不清、多头管理的问题该如何高效处理?这种情况下,由福州市智慧中心或县(市)区智慧中心指定一个部门负责兜底处置。通过指定牵头办理单位或兜底单位,明确办理责任单位,有效防止部门、单位推诿扯皮、敷衍塞责。
“12345”便民服务平台作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发挥着群众诉求“代言人”、社情民意“晴雨表”、作风建设“监督岗”的积极作用,成为落实“马上就办”便民服务的一张靓丽名片。下一步将重点推进更多的服务项目进驻平台,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更优质便捷的服务,进一步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