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8年第8期

想忘就能忘?

2019年01月21日 17:25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可笑的台北故宫“去中国化”

  新任故宫院长陈其南真是伟哉勇者,甫才上任就抛出“故宫台湾化”政策,相信他肩负着任重道远的使命,接下来他可能要执行许多空前绝后的改革,包括进行“行天宫”、“慈祐宫”、“镇澜宫”、“保安宫”等等的台湾化,让善男信女膜拜时忘了我是谁,我是台湾人还是中国人?我所崇奉的关圣帝君、天后妈祖、保生大帝是台湾人还是中国人?

  陈其南既是院长,首要任务当然还是故宫,该如何落实故宫台湾化呢?外双溪故宫博物院丰富的典藏,蕴含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该如何跟台湾文化结合?其实也可以简单的“混搭”。

  比如把夏、商、周“三代”的青铜器和台湾的“十三行文化”一起陈列,主题就叫:“金属器时代”。虽然在精致度方面差异甚大,兹举一例为证:被列为“故宫三宝”之一的西周青铜器《毛公鼎》,腹内刻有500字铭文,字数和书法令人叹为观止;而“十三行文化”只出土了铁渣和炼铁作坊,但总归都是金属,院长一定同意将“十三行文化”视为国宝,但是观者是否会做优劣评比,院方必须深思;如果更让人误以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想必绝非院长雷厉风行的本意。

  至于“故宫三宝”中的另外二宝:17世纪的玛瑙肉形石和19世纪的翠玉白菜,不论属于哪个朝代,都可以和17世纪荷兰、西班牙殖民台湾所遗留的一些文献并列,展示主题就叫:“穿越时空大揭密”。于是参观的人搞不清时代顺序,导览的人说不出文物特色,不能彰显璀璨悠久的华夏文明,或许可以达到“故宫台湾化”的目的。

  如果院长觉得还不能让文化底蕴更彻底的台湾化,建议不妨把一年三节也重新诠释,千万别再提及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唐玄宗明定中秋节为重要庆典,宋朝已经有祭灶送神的习俗……,这些都不是台湾历史而源自中国,但又是宝岛台湾人人重视的民俗节日,究竟该怎么进行台湾化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忘了我是谁,忘了祖先,忘了文化,造就出缺乏国族认同的下一代,让他们惶惑的自称“厌世代”,这就是执政团队所自豪的改革力挺下一代!

  怪不得有官员支领中华民国的薪俸,却直言中华民国光复台湾为痛苦的开端,原来忘了我是谁竟是这般荒唐矛盾,却还自吹自擂、乐此不疲……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