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难点 扶贫机制有“一套”
近年来,莆田市通过统筹整合各级财政扶贫资金,发挥县区投融资平台作用,盘活财政扶贫资金,增强“造血”功能,探索出了一套资产收益扶贫机制——
在城厢区华亭镇埔柳村,一座规划集乡村旅游、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爱心花圃及爱心菜地等功能为一体的扶贫农场正在建设中。整个农场规划占地面积100亩,总建设面积60亩,目前已建设15亩玻璃温室大棚和锯齿薄膜大棚,预计今年9月份可全部建成,并开始启动招商工作。
城厢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71户2281人,其中,重点贫困户人群37户101人,但重点贫困户人群缺乏劳动力和稳定收入来源,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等帮扶方式比较单一,帮扶资金也一直没有稳定的来源和资助平台。莆田市通过统筹市农业局和区财政扶贫资金800万元建设扶贫农场,既可以增加贫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带动周边农户的农业产业发展,农场每年预计收益60万元,为帮扶重点贫困户人群提供长期性的资金保障。
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机制,破解重点贫困人群和贫困村稳收增收渠道少难题,建设城厢区扶贫农场项目在莆田市并不是个例。如仙游县实施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莆田市将2016年度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奖励金1000万元,全部安排给贫困人口数全省第一的仙游县,同时,市财政再配套1500万元,扶持仙游县通过银行发放委托贷款的方式投资到仙游县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全部用于确保重点贫困户人群的稳定脱贫,2018年第一、二季度已收益127.63万元。
秀屿区统筹20个贫困村市、区扶贫发展资金1690万元,入股福能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每年每村固定收益10万元以上。荔城区黄石镇统筹121户贫困户、1个贫困村发展资金665万元,入股荔城区宁海经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贫困村年可增收7.2万元,贫困户每户每年可获得固定收益5000元。
为达到扶贫攻坚的目标,莆田市各级各部门形成合力,强化监督,严格考核,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确保脱贫工作务实、扎实、真实。与此同时,注重巩固提升,强化帮扶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把握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因地制宜规划产业发展和脱贫项目,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文/飞云)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