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钰丰乐器(福建)有限公司的厂区时,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所有的道路都有讲究:感恩大道、善解路、知足路、包容巷、向善路、精进路、惜福路……等路名,明白就里的人会看出,这是将慈济理念融入钰丰公司的企业文化里。
阳光、沙滩、海浪,还有一把四弦琴……
2015年8月底,我出差来到“北方的南方,南方的北方”——山东省日照市。“日照香炉升紫烟”,日照不仅日照充足,全年日照2540小时;而且拥有64公里的金色沙滩,全部达到国际一流海滨浴场的标准,沙细、坡缓、水清、浪静。一日傍晚,从海边沙滩散步回到酒店的路上,看到三五个年轻人抱着比吉他小一号的乐器,边弹唱边兜售,当时并不知道叫什么乐器,因为我是个“乐盲”。
尚不到一个月,我随采访团走进漳州市南靖县,走进号称全球生产这种乐器最大的厂家——钰丰乐器(福建)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台资企业。这才知道这种乐器叫夏威夷四弦琴Ukulele,简称Uke。在大陆翻译为“尤克里里”,而在台湾则叫着“乌克丽丽”。19世纪时,来自葡萄牙的移民带着Ukulele来到了美丽的群岛夏威夷,故名夏威夷四弦琴。20世纪初时,夏威夷四弦琴在美国各地风行,并逐渐传到了国际间。因此在具有滨海风情的日照市率先见到,也在情理之中。
走进钰丰乐器,不仅让我认识了夏威夷四弦琴(它与吉他最大区别在于:吉他是6根弦,而它基本定弦为“G.C.E.A”),而且见识了4弦琴上的人生——公司董事长陈永茂的人生。
G弦:父亲的影响
钰丰乐器是家家族企业,陈永茂一生致力于乐器的研制和生产,深受父亲的影响。
父亲小学毕业,迫于家庭的困窘,跟着父亲的舅舅,陈永茂的“舅公”学习做木工家具,对木材加工很快就心领神会、熟能生巧。随着台湾从日本引进吉他制作工艺,加上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吉他的风行,父亲以熟稔的木工技能转行改做吉他。在父亲的授意下,陈永茂6岁跟着父亲,看着父亲制做吉他。他清晰记得,到了1973年,父亲自己买地建厂房,脱离了租厂房的岁月,当时的公司取名:乐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月产吉他达到了14万把。1973年,父亲接触夏威夷商人,开始学习制作夏威夷四弦琴。
这不仅确立了乐丰在台湾乐器生产行业的地位,也确定了陈永茂未来的人生走向。俗话说,3岁看老,6岁的初步接触就让他结下了不解之缘。谈起父亲对他的影响,他是跟着父亲在工厂里面长大,大学毕业后,正式学习制作吉他,时至今日,他基本吃住在自己的工厂里,以厂为家。
说起父亲的影响,不只是教会陈永茂一门好手艺,而且让他懂得做生意要应时而变。父亲当年从做家具到做吉他转变,是具有说服力的案例,当吉他做得风生水起,父亲又为他请来一位叫渡边的日本老师,教授他学做电吉他。与时俱进、应时而变,这种经营之道也潜移默化影响了陈永茂一生。
上世纪80,90年代,台湾全岛一片赌风,社会风气浮躁,好多人无心于企业,而陈永茂虽重未涉入,但经营的电吉他部门却连续几年亏本200—300万台币。但父亲总是包容了,错中学,做中学,挫中学,奠定了他在钰丰公司的经营策划能力。
2002年至2004年,陈永茂在台湾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就读一个企业管理的硕士班,他开始有意识地将学过创新产业、商业模式等知识运用到自己掌管的企业中。如果说他后来能够成为“尤克里里”全球最大的生产商,与他以创新应对市场变化的经营理念不无关系。
至于说到来大陆投资办厂,他回答倒实在,但凡来大陆的台商,不外乎看重的一是人力资源,二是大陆市场。随着台湾劳动力成本的急剧上升,1992年,在朋友的推动下,他们家族先是在漳州创办了玉丰乐器(福建)有限公司,交由他的姐姐与弟弟负责经营管理。接着2005年,又相中了南靖县丰田华侨经济开发区一块100亩地,投资600万美元创办了:钰丰乐器(福建)有限公司。
陈永茂是台南人,之所以选择在漳州投资,拿他的话来说:“我来这边,听到的几乎都是熟悉的乡音。”两地相近的文化习俗让他有了家的感觉。
公司取名有讲究,陈永茂在台湾的家族企业是乐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之所以取名为玉丰乐器(福建)有限公司和钰丰乐器(福建)有限公司,是因为父亲叫陈丁玉,母亲叫陈谢玉燕。双亲名字都有一个“玉”字,以“玉”命名,是感恩父母。至于后来加个金字旁,是希望赚更多的钱嘛。商人啰,以赚取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对此,他并不讳言。
表面表现得朴素的陈永茂,在关键地方又具有商人的睿智。Ukulele,也可以简称Uke。这与时尚界的“悠客”谐音。何谓“悠客”,英文是Newcom,指的是指的是都市中这样一种人:他们在一段时间内,会主动远离紧张忙碌的上班生活,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或者尝试一个梦想已久的全新的开始……这种状态又被称为“新退休主义”。悠客族特征:他们大都年纪很轻,事业前途光明,但却放弃眼前的地位金钱。尝试着为自己所爱而不是为谋生而工作,“快乐并工作着”。陈永茂将“Uke”与“Newcom”结合,又融入时尚风潮,这种行销理念可谓别有用心。但转而又想,率性而为的“悠客”,在说走就走的“旅行风”中,背上一把轻便小巧的“尤克里里”,在浪迹天涯中尽情弹唱,不正是契合了年轻人的消费习性么?
当台湾红星周杰伦一首《乌克丽丽》传唱海峡两岸,陈永茂懂得借势、造势和顺势在全球推广“乌克丽丽”,不也是与商业营销异曲同工吗?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