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3年第十期

别样故宫(上)

2013年11月05日 15:14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知道去台北的行程里有故宫,脑子里就在想台北的故宫长得什么样?台北的故宫和北京的故宫差别在哪里?

  长得怎么样差别在哪里呢?

  台北的故宫长得和北京的故宫一样也不一样。一样的琉璃屋顶一样的大漆红门,气势却小了许多。虽然人潮也汹涌,秩序却井然,鸦雀无声。记得曾看到网上媒体对中国人的喧闹与不排队讨伐一片,但其实,我们更应该看到,走向世界的中国人体内沉睡的文明正在复甦,就像台北故宫里的中国人,在中国古文明的长廊里,在执行严谨的秩序中,一举手一投足,也文明着许多。

  不知道为什么,当指头在键盘上敲击《别样故宫》的文字时,脑袋里响起的却是一首歌,一首上世纪流行的苏芮的歌——《一样的月光》,“什么时候儿时玩伴都离我远去/什么时候身旁的人已不再熟悉/人潮的拥挤/拉开了我们的距离/沉寂的大地/在静静的夜晚默默地哭泣/谁能告诉我,谁能告诉我/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谁能告诉我,谁能告诉我/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 “一样的月光/一样地照着新店溪/一样的冬天/一样地下着冰冷的雨/一样的尘埃/一样地在风中堆积/一样的笑容/一样的泪水/一样的/一样的我和你/一样的笑容/一样的泪水/一样的日子/一样的我和你……”

  两地故宫的一样不一样,就如两地的月亮一样不一样,外在的形与内在的文,又如何是了了几字可以形容?

  去台北,任何时候,任何季节,都可以去故宫,而且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去看,因为每一次,你看到的都会是一个不同的故宫。每一次都会有一个新的面孔在等待着你的默默观赏,静静把玩,细细品味。

  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位于台湾省台北市郊阳明山脚下双溪至善路2段221号,原名中山博物院,后改为“国立故宫博物院”。始建于1962年,仿照北京故宫样式设计建筑的宫殿式建筑,1965年落成,1966年启用,博物院占地约16公顷,建筑设计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覆盖着米黄色墙壁,洁白的白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风格清丽典雅。博物院的主体建筑分为四层,正院呈梅花形,第一层是办公室、图书馆、演讲厅;第二层是展览书画、铜器、瓷器、侯家庄墓园模型及墓中出土文物;第三层陈列书画、玉器、法器、雕刻及图书、文献、碑帖、织绣等;第四层为各种专题特展。在第三层后面建有一座26米长的走廊直通山腹的山洞,山洞距离地面50米,内有拱形洞三座,每座长180米,高、宽均为3.6米,分隔成许多小库房,中间为通道,分类收藏着各种文物。上世纪80年代开始,馆内实现了恒温、防火、防潮、防震以及24小时安全监控的现代化科技维护。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包括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清代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原热河行宫等处旧藏之精华,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捐赠的文物精品,共约60万件,分为书法、古画、碑帖、铜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珐琅器、雕刻、杂项、刺绣及缂丝、图书、文献等14类。博物院经常维持有5000件左右的书画、文物展出,并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特展。馆内的展品每三个月更换一次。据说,要把这里所藏的稀世文物逐个儿在世人面前亮个相,至少需要30年的时间。

  因此,去台北,任何时候,任何季节,都可以去故宫,而且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去看,因为每一次,你看到的都会是一个不同的故宫。每一次都会有一个新的面孔在等待着你的默默观赏,静静把玩,细细品味。

  尽管这里展出的文物是常换常新,但是有三件宝物始终没有换过,这就是翠玉白菜、东坡肉形石和毛公鼎,它们被称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翡翠白菜是依照翡翠顺势而为,根据它的颜色雕成一棵栩栩如生的翡翠白菜。长18.7厘米,宽9.1厘米,厚5.07厘米。这棵翠玉白菜原陈列于清末瑾妃所居住的北京永和宫,是清代艺人巧妙地运用一半灰白、一半翠绿的灰玉雕成,把绿色的部位雕成莱叶,白色的雕成菜帮,菜叶自然反卷,筋脉分明,上面还攀爬两只红色小息的螽斯虫。《诗经·国风·周南》有一篇《螽斯》,全诗的主题就一个,即以螽斯虫来比喻生殖力的强盛:“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螽斯虫民间也叫蟋蟀、蚱蜢,善于高声鸣叫,繁殖力很强。翠玉白菜上的螽斯虫即取意于此。所以,翠玉白菜也就成了一件别有含意的嫁妆——白菜寓意清白,象征新娘的纯洁;菜叶上螽斯虫则有子孙绵延之意,祈愿新人夫妻恩爱,多子多福。

  东坡肉其实是一块天然的肉型石,全世界67块,这是比较大的一块,高5.73公分,宽6.6公分,厚5.3公分。乍看之下,宛如一块刚刚经过厨师之手,烹制出锅的上好的红烧肉。隔着展厅的玻璃,似乎都能闻到红烧肉的香味。真正人间极品,价值连城。其创意构思之巧妙,雕刻技法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透过玻璃,细细打量,肉块上,“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甚至连褪去猪毛后猪皮上面的点点毛孔都看得真真切切。

  毛公鼎是西周青铜器的代表。1843年陕西岐山出土,有着2800年的历史。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净重34705克。其鼎口呈仰天势,半球状深腹,垂地三足皆作兽蹄,口沿竖立一对壮硕的鼎耳。文物界公认此物系西周晚期宣王(公元前827-公元前781年)时的一件重器,因其鼎腹内铸有32行关于“册命”毛公喑(yīn)的铭文,故名毛公鼎。铭文有32行、共497个字。据说,青铜器不但以质地、古旧程度论价,而且还按照铭文的字数加价,一个字可以加一两黄金。而毛公鼎是铭文最多的重器,自然便成了稀世瑰宝。除了史料价值,毛公鼎在中国古文字和书法研究方面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