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际互访是沟通两岸教育工作者心灵的平台
中华文化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是两岸和平统一的思想基础。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祖先和血浓于水的深厚情感,有着相同的语言和道德传承,骨肉相连和精神相通是任何政治力量和人为的作用都难以分开的。这正是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任凭政治风云如何变化依然热络发展持续升温的根本原因所在。
台湾拥有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拥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台湾教育界的教育理念相对超前。但随着大陆教育事业和改革的深入发展,他们也十分关注和渴望了解,这就成了两岸教育交流与沟通的切入点。2004年在福建省文联的牵头下,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与台北市丽山小学结为海峡两岸手拉手姐妹校,台北丽山小学校长吴慧琳到学校参观访问时表示:大陆的基础教育非常扎实,台湾则更注重教育的启发性、创意性,通过观摩教学、深入研讨等方式,两岸教育界可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005年,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林莘副校长跟随福建省教育访问团参访台湾校园。回校后,她开设讲座《雾里看花——我眼中的台湾印象》,将访台的教育心得与全校老师分享,掀起校园里的一股宝岛风。
2007年4月, 台北市信义区光复小学、台北永吉小学、台北市大安区新生小学等十几位不同学校的校长和老师在台北丽山小学吴慧琳校长陪同下再次访问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相互交流了各自教育教学成果与课改资料。
……
2010年11月19日,借助学校140年校庆的平台,展开了“闽、京、港、台及马来西亚各地区名师讲坛”的各学科教学观摩活动。这是福州市乃至福建省小学教育界首次举行的大规模的海内外、多地区的教学教研交流活动。来上音乐课的台北松山敦化小学吴慧琳老师来头可不小呢,从台北丽山小学华丽转身的她成为了这所台湾北部地区最大的小学的校长。这一次,吴慧琳校长又亲自带来了18位台湾地区的中小学校长、教授、名师等参加在榕城举行的这场跨地区、跨国界、跨学科教学交流。“左边是‘帅哥美女’组,右边是‘才子佳人组’!”4年(6)班的40名同学每人手执两个塑料瓶,在吴老师的指挥下打出拍子,翩翩起舞。“音乐中最重要的便是旋律,而学会打拍子,把自己的感情与音乐的节奏融合在一起,才能掌握音乐的真谛。”吴老师循循善诱,不失时机地向同学们灌输这一思想。面对着台湾老师完全开放、互动热烈的“创意律动”,一附小的林琴老师亮出了绝活——音乐剧。这堂课的主题是音乐欣赏《狮王进行曲》。榕台两地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在榕城的三尺讲台上进行PK,以这样思想碰撞的机会,带给老师们、教育工作者们更多元化的思考,启发大家对教育的本质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然后再从中寻找到最佳的结合点,这样的做法其实也正是对福州“海纳百川”城市精神的一种诠释。
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教育制度一脉相承,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上有很多地方不谋而合。半个多世纪以来,海峡两岸的教育发展走过了不同的道路,各具特色,但也具备许多相同的特点。两岸教育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