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3日,由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等2家单位研制成功的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CA株),经国家农业部确认审批为国家一类新兽药。这是新中国诞生以来,福建省研制获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3例国家一类新兽药。该疫苗的推广应用,对有效控制番鸭病害,净化及带动我国番鸭产业升级,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中国——世界禽蛋第一生产大国
自1985年以来,中国一直雄居世界禽蛋第一生产大国地位,全国人均禽蛋占有量大大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禽蛋的消费也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世界上加工鸡蛋的历史已有130多年,生产总量在75万吨以上,主要生产国为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法国等国家,生产能力约占总产量的2/3。发达国家蛋制品的比重已达20%-25%,品种多达60余种,将来其蛋制品的比重将提高到50%,对鲜蛋和蛋制品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并在饲料、添加剂、蛋黄、蛋壳色泽及包装形式上大做文章,以刺激和提高蛋的消费。
发达国家之间蛋品的进出口十分活跃,形成发达国家之间“蛋品贸易圈”。虽然发展中国家禽蛋产量大,但出口前10位的发展中国家占全球比例在1970年仅14.4%,到2004年也只是提高到21.3%。与此同时,国外蛋品深加工产品进出口贸易量也很大,尤其是发达国家禽蛋加工制品进出口数量巨大。我国禽蛋产量虽然是世界第一,但出口加工蛋不多。2000年我国仅有2060吨,占世界的1/70,而荷兰是我国的21倍。
中国是世界第一水禽生产大国。目前,全国鸭、鹅存栏量、屠宰量、鸭鹅肉产量、鸭鹅蛋产量等均居世界首位。中国传统的禽肉以鸡肉为主,但近些年来鸭、鹅等水禽肉的比重在逐年上升,2005年鸭、鹅肉(452万吨)产量已上升到禽肉总产量(1468万吨)的30.8%;鸭、鹅蛋产量2005年约为423.6万吨,同年禽蛋总产量为2867.4万吨,鸭、鹅蛋占禽蛋总产量的15%。我国南方的水禽养殖大省、市鸭蛋产量占到了禽蛋总量的40%以上,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现代化水平的产业化龙头企业。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畜牧业的区域调整初见成效,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我国有畜禽规模化养殖小区4万多个,不少省市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禽业的产业化程度也在不断的整合与提高,以水禽基地为基础,以加工企业、大型超市和交易市场为龙头的产业化模式不断出现,延长了水禽生产的产业链,提高了产业化程度。2005年底,经国家八部委认定的畜牧业龙头企业170多家水禽的龙头企业如山东的六和、乐港、中澳,河南的华英,内蒙古的塞飞亚,辽宁的美中鹅业、吉林的正方,北京的金星鸭业等等企业大多从种鸭、鹅(原种、祖代、父母代)商品鸭、鹅屠宰加工(生、熟)羽绒产品销售(国内外市场)等,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化链条,使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得到大力拓展,有效解决了国内水禽业发展中的产、加、销等诸多问题,大大减少了农民养殖户的养殖风险。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