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4第5期

关于特色泰宁的话题

2014年06月05日 11:21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王澍获奖与泰宁特色

  笔者多年不曾到访泰宁,映入眼帘的则是齐刷刷的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屋宇高低错落,层叠有序,全城统一的清新亮丽的建筑风格,形成了山、水、城、景共生共融的独特景观让人为之兴奋不已。

  这让人联想起王澍。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誉的普利兹克建筑奖首次将年度颁奖地点设在中国,该奖自1979年设立以来第一次颁给只在中国做建筑的地地道道的中国人。这是国际建筑界对建筑师王澍的褒奖,也是对中国建筑成就的充分肯定。

  一个是大师、大奖,一个是小县、小手笔,本不该相提并论,而笔者却把两者联系起来,发现了内在相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敬重与坚守。

  王澍获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一直执着地践行着他的“重建当代中国的本土建筑学”理念。在多年孤独地坚持之后,连他也承认,成功在于坚持理想。同样,泰宁最让我感动的是,在崇洋之风盛行的九十年代末,在城建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并严格执行“五不建”规定(不建罗马柱、大穹顶、玻璃幕墙、喷泉和文化墙),深度挖掘展示泰宁古城文化底蕴;针对城区“绿色有余,花色不足”的现状,同时又提出把城区当作景区建,显山露水、透绿见景、锦上添花。如今人均公共绿地达13.4平方米,荣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县称号。

  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城乡建筑“西化”、“洋化”主导风格趋同,王澍不断反思西方现代城市建筑观念,批判性地回归地域建筑传统。当他在建造宁波市博物馆时,其中铺设外墙主要建筑材料之一是当地废弃的砖瓦片,他拾起不光是从当地30多个传统村落搜集来的600多万块、超过40种不同年代的废砖瓦片,还是沉甸甸的传统文化。面对王澍不辍地进行各种实验性的创作,质疑的声音从未消停,他说,“中国的建筑师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泰宁县在城建中同样坚持新城开发与古城保护并重原则,为了保护明代“江南第一民居”尚书第、与本地古民居建筑相匹配,提炼出古城的造型元素以“粉墙、黛瓦、坡顶、翘角、马头墙”为符号以及灰白色调组合的建筑风格,并规定县城所有新建建筑都要采用这种风格,以形成和保持自己的特色。如今这种建筑风格已向新村建设延伸。尽管当时争议不绝于耳,一个“不怕有缺点,就怕没特点”的理念让如今的游人对泰宁刮目相看。

  建筑是城市的灵魂。失掉了建筑的精气神,一味地模仿,成不了大师;同样失去了地域特色,盲目地追求“大马路”、“大广场”,留下同质化中的“千城一面”。只有继承和挖掘民族文化的精髓,为其恰当地注入时代特色,进而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赢得世人的称誉。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黄金时期,大师获奖与小县改造,同样值得关注。它唤醒了建筑界重新审视传统建筑理念的价值,不再妄自菲薄,不再盲目崇洋,转而尊重历史传统,珍惜民族特色,多设计出与群众需求和民族文化相融合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建筑精品。不论是王澍获奖还是泰宁特色,对当下的的城市化发展都具有某种样本意义:如何既从悠久的文化传统中寻求个性与魅力,又关注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坚持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结合,坚持一个地方一张图,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把我们的城乡建设得更美好。

  同行泰宁的一位作家亦生感慨,若干年后,有人前往泰宁不再是为了大金湖,县城建筑将成为泰宁县新的名片。信然,诚如普利兹克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的这句话:“王澍获奖是众望所归,他是第一个获奖的中国建筑师,但绝不会是最后一个。”让我们对未来城镇化进程有了更多的期许。(戎章榕  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