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6日至7日,以“探讨中华文化,凝聚发展共识”为主题的首届“中华文化发展方略·两岸四地文化沙龙”在美丽的榕城福州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和中国文化院主办,中国华艺广播公司承办,邀请来自内地及台港澳的28位专家学者,在为期两天的活动期间,就深化两岸四地文化交流合作,梳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解决当代华人文化危机,增进两岸四地文化认同,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沙龙活动期间,与会专家真诚对话、存异寻同,一致认为两岸四地同胞的共同愿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中华文化责无旁贷,理应携手并肩,共同壮大中华文化,参与国际竞争。会末,所有参会专家就中华文化的发展方略达成了具有重大意义的“福州共识”。
本次沙龙活动的成功举办和“福州共识”的形成发布,提升了全社会对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关注程度,指明了振兴中华文化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强调了两岸四地同胞共同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崇高使命,突出了两岸四地通过深化交流合作推动文化认同的有效途径,探讨了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实现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融合发展,抓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致力现代中华文化创新的行动方略。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有信心看到今后两岸四地文化大交流、大融合、大发展的局面更加繁盛,将为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大包容、大开拓、大创新的前进步伐而不懈努力。
一声洪钟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顺者兴昌,逆者衰亡。时至今日,正如不少有识之士所指出,中华文化发展已来到了亟需探讨方略,凝聚共识的关口。近年来,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社会上下已越发普遍和显著地感受到传承发展中华文化,对于整个民族和社会的重要性。在这样一个时刻,两岸四地来自民间的力量以文化沙龙的形式自发组织起来,站在中华一家的全局高度,思考未来中华文化发展的方略,探讨共建共享中华精神家园的共识,其意义之深远、影响之重大,不言自明。首届两岸四地文化沙龙,在规模形制上可能并不算十分宏大,在宣传造势上也未曾铺天盖地的炒作,但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本届沙龙和“福州共识”本身所蕴含的深厚价值,所发出的强烈信号,已如洪钟大吕、凤鸣岐山,浑厚悠远、万籁回响。当今时代赋予两岸四地中华儿女的重任,正是承前启后、思考中华文化未来发展之大方略;继往开来、创造中华文明立于世界之新格局——如今,履行这一重任的钟声,已然敲响。
一座桥梁
本届文化沙龙有幸汇集了两岸四地28位知名文化专家学者,在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志同”基础上,一起深入探讨中华文化发展之“道合”。其中,有来自大陆的许嘉璐、张帆、郑剑、张禹东、王博、朱小健、施炎平、韩秉芳、刘登翰、徐学、林怡、王碧秀、杨际岚、宋瑜、唐晓峰、周建彩,台湾的苏进强、张晓风、陈若曦,香港的潘耀明、吴建芳、张治中,澳门的李观鼎等,真正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秉持着“开放、尊重、欣赏、包容”的精神,首届沙龙在两岸四地文化领域搭建起一座通达的桥梁,一个和合的平台,加强了两岸四地文化联系纽带,丰富了两岸四地文化交流机制。与会的诸位专家学者,在海内外文化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两岸四地文化界的杰出代表。他们为了中华文化发展方略的重大议题,汇聚一堂,并肩论道,既是两岸四地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一个缩影,也反映出中华文化在两岸四地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通过本届沙龙,与会人员沟通了彼此的文化认知,拉近了相互的情感距离,凝聚了共同的精神诉求,为今后两岸四地继续开展类似的文化交流活动,推进更多的文化合作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未来,两岸四地文化沙龙还将以其“常设、多样、务实、渐进”的特色,继续为两岸四地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繁荣发展提供桥梁、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