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风情吗?是,又不尽然。“中国有两个最美丽的山城,一个是湖南的凤凰,一个是福建的长汀”。路易?艾黎当年的一句评价如今已是闻名遐迩。长汀民风纯朴、山清水秀,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一川远汇三溪水,千嶂深围四面城”,城内卧龙山,一峰突起,不与群峰相连。构成了挂壁城池、城内有山、山中有城的独特格局。山城枕山临溪,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汀江之畔。要我言及最感念的还是汀州河畔,绿树倒影,古墙流水,客家姐妹提桶挎篮三五成群聚在河边,挽腿卷袖挥舞着不知从那个年代传承下来的洗衣棒,有节奏地拍打着要洗的衣物,那才是汀州最有情调的地方。
也许是综合因素触动了姚美良的内心吧,他决定在长汀这块圣地上祭祖,举行世界客属公祭客家母亲河大典。之所以会萌生这样的动议,是因为在来长汀之前,当年的4月5日清明节,姚美良先生应邀参加了黄帝陵祭祀大典,心灵受到了圣洁的洗礼、强烈的震撼!与其说是长汀之行的萌发奇想,不如说是黄帝陵的祭祖让他更加坚定了客家人的认祖归宗、慎终追远的决心。他希望通过祭祖活动把世界上的客家人团结起来,把长汀与世界连接起来!
公祭客家母亲河,要有载体。母亲河让人想到了女性的形象,想到了黄河岸边那尊硕大的黄河母亲的塑像。汀江即为天下客家第一江,应当也必须塑造一尊客家母亲的塑像。
时任县委宣传部部长李文生想到了长汀籍画家谢成水。他们是中学同学,谢成水七十年代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1984年应敦煌研究院之聘到莫高窟研习敦煌绘画艺术,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敦煌研究中心副主任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兼教授。
谢成水的老家南山镇谢屋村历史上有绘画的渊源,一则轶事颇为有趣。清代画师谢观仙有一次给汀州知府画相,知府是个歪嘴巴五官不正的人,请过许多画师给他画的像,把嘴巴画正,他都感到不满意。谢观仙给他画时,请他坐在太师椅上翘起二郎腿,用耳扒扒耳朵,把这形态画下来,知府歪嘴巴形态变成了扒耳朵动作形态,知府非常满意,赐了他“半个秀才”的学位。客家人的智慧由此可见一斑。
谢氏后裔谢成水接受任务后,专心致志构思了三幅设计画稿:或坐、或立、或行,但主体都是客家平民。李文生将设计画稿传给了在国外的姚美良先生。家乡和海外各位同仁所见略同,一致选择了这幅行进中的劳动母亲的形象。她似乎正要登船远航,又似乎是在江边等待丈夫的归来。寓意深刻,富含韵味,给人以无限想象空间。更重要的是她把客家人的精神内涵展示无遗。
雕塑创作延请厦门大学艺术系著名雕塑家李维祀教授担纲。怎样将平面设计转化为立体雕塑,李教授来到了长汀寻求灵感。谢成水先生在构思客家母亲时,在脑海里浮现的是家乡妇女的形象。为了给李教授一个直观的视觉,谢成水从老家南山镇谢屋村的邻家妇女挑选了一位,让她背着孩子当回模特。从心有灵犀到创作构思,从抽象感悟到具象升华,这一细节足以见证艺术家创作的认真和严谨。
姚美良先生捐资15万元,长汀县政府投资80万元,在长汀县城南五通桥边,在三面环水的半片街头,修建一个客家母亲园,整个园占地1500平方米,母亲园因势造形改造成一艘木船的形状。以此象征客家人从闽西客家祖地出发,乘木船南下广东再飘洋过海到南洋以及世界各地艰苦创业的历史。而矗立船头的正是这尊高达5米(含基座)端庄、质朴和娟秀的客家母亲的塑像。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