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优化转型和农业产业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农业如何在传统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中实现结构优化与增量提质,这不仅需要深刻思考,同时更要统筹协调,积极作为。 农业绿色发展转型、智慧转型等,是基于绿色经济理念,以低碳、循环和环境友好为主要特征,着力发展与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相对应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式。福建省适时推动农业升级转型。
实现绿色发展与转型升级
当前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仍然面临污染较为严重、废弃物利用率较低、生物资源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和生态足迹趋紧等系列客观问题。有鉴于此,大力推动农业发展的绿色转型,是福建省农村经济优化结构的必然趋势,也是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不仅承担着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重任,而且还是维护生态安全与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此,福建省农科院副院长翁伯琦认为,农业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创立切合国情的产业优化与转型升级模式,在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中得到统一,推动现代农业持续发展,在农业综合开发中取得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倍增效益。他认为,实现福建现代农业的绿色发展与转型升级是个重要命题。
“农业绿色发展必然要求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将环境与生态目标融合到现代农业之中,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翁伯琦指出,近年来,福建省各地创立了富有明显特色和具有良好效益的典型模式,如区域模式、企业模式、园区模式、乡村模式以及相关配套技术。他说,南平山区生态果茶园工程建设与流域开发模式,漳平创业园区的规模集成开发与持续利用模式,圣农集团的农牧废弃物循环利用与综合开发模式,福清星源公司的立体生态农业种植与农牧结合模式等,就是其中的代表。他认为,许多模式具有普遍适用性,可以在农业生产主产区推广,具有较好实用价值与推广前景。他指出,深入探索和总结福建省农业绿色发展的有益经验,借鉴后现代农业的理论方法与先进技术,构建并推广适宜可行的有效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全省农业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农业绿色产业,无疑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翁伯琦表示,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一个关键环节。农业科技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绿色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推动福建农业绿色发展,必须以制度机制作为保障,建立有利于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要从陆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用系统和协同的方法,从法律、规划、政策、管理层面与多元投入等方面入手,大力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
此外,绿色经济是一种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为主要内容,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附加值高、生产方式集约的一种经济形态。就生产实践而言,以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低碳农业为基本内容的绿色现代农业是富有活力的开发模式,集中体现了高产优质生产、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充分利用、讲求环境友好、注重协调发展的特点,其核心就是实现产业与环境共赢的目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