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现代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
面对中国农业转型的巨大商机以及现代设施农业的崛起,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发起的“福建省设施农业装备产业联盟”于2014年6月20日在福州成立。福建省现代农业走在大陆各省市前列,着力推动现代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力促加快设施农业发展,全面提升福建农业现代化水平。
福建是农业大省,近年来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实施种业创新等十大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福建省设施农业装备产业联盟”旨在以现代设施农业装备为切入点,以推进福建现代设施农业进步和产业化为目标,促进联盟内成员联合创新、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形成产业群合力,以提升联盟成员在海内外市场的整体竞争力。
智慧农业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包括更透彻的感知技术、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技术和更深入的智能化技术。福建省农科院院长刘波指出,智慧农业着眼的不是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单项应用,而是把农业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信息技术合理、全面、系统地应用到农业系统的各个环节,将农业专家智能系统、农业生产物联控制系统和有机农产品安全溯源系统等3大系统利用网络平台技术、云计算方法实现系统集成运用,推进农业信息数字化、农业生产自动化、农业管理智能化,使得农业系统运转更加便捷、更加智慧、更加高效,使得农业系统为实现更强竞争力的农产品生产、更为高效的资源利用、更加富有体面的农民职业、更加和谐美丽的农村建设发挥更好的作用。
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谋突破
闽东古田县是闻名遐迩的“食用菌之都”,该县目前正在图谋实现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
据统计,目前该县共有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经销、机械等相关企业28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4家,日产10万袋以上菌包厂19家,工厂化栽培企业22家。现在,古田县很多菇农需要的菌包已不必再往外跑,只要打一个电话,负责菌包生产的企业就能将所需的菌包送到菇棚门口。菇农只需负责给菌包接菌和日常治理就可以了,原来的拌料、装袋、高温灭菌等菌包生产环节和采摘后的烘干、销售等环节就都交给合作社了,不仅不少赚钱,而且还轻松多了。
食用菌专业化生产、精细化分工的好处多多。古田县如今正在全力推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逐步改变一家一户粗放式种植模式,变“单兵作战”为“兵团作战”,以谋求食用菌产业发展新突破。2013年,该县食用菌(鲜品)总产量达73.03万吨,占全省的31.5%和全市的78.7%,生产产值达42.16亿元,去年该县食用菌产量和产值均超过上年水平。
自2012年以来,古田县相继出台了《促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九条意见》、小微企业助保金贷款、普惠金融等政策,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大力扶持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与此同时,该县还积极把握时机,充分利用省、市的相关政策,通过建设省级农民创业园、移民农业科技创业园、高优农业示范园区等,全力引导食用菌产业向工厂化、集约化和集群化方向发展,作为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标杆。立诚食用菌生产基地投资4500万元,建成全省最先进的自动化食用菌生产线,日产茶树菇3万瓶、10吨鲜菇;正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科技含量、产能水平和机械化程度均居国内行业领先水平,可日产杏鲍菇鲜品12吨,古田银耳栽培标准化基地,占地75亩,在全国首次实现银耳连片规模化栽培
此外,古田县食用菌产业目前正在谋求产业升级转型,按照建设现代农业和设施农业项目的要求,在全县推行食用菌传统菇棚改造和标准化温控菇棚建设,从温度、湿度、卫生等方面大力改善食用菌的生长环境,有效提升食用菌产品质量。从2013年以来,在宁(德)古(田)线等公路沿线和各专业村共新建或改造标准化温控菇棚逾1000亩,约6000间,如今古田的银耳等食用菌正逐步搬出安全等级低的“茅草菇房”。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