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助农业转型升级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信息化在农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加快用信息化手段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这也为“三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以“农业物联网”技术为抓手,中国移动福建公司针对福建特色农业开发出了丰富的农业信息化产品,让移动信息技术实实在在地走进并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现在农民只要坐在家里,田间的温湿度信息就能一目了然,还可以远程控制种植设备,实现精细化种植。使许多农户借助移动物联网技术成功转型,成为新型智慧农田的管理者。
作为远近闻名的杏鲍菇之乡,漳州南靖县生产的杏鲍菇以个大味香远销各地。如今,这里的菇农陈剑星正在体验着“物联网”种植的神奇,他的菇房里多了全天候的“种植保姆”。他不用进菇房就可以在家里通过电脑控制菇房中的各种生产条件,还可以把数据上传到市农业局的食用菌数据库,与平均数据比对后进行调整。
杏鲍菇属于中低温结实性菌类,对温湿度有较严格的要求。以前,工人们要24小时不间断地在每个菇房来回巡查,凭经验调整。而现在有了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开发的物联网系统,菇农完全可以按照设定值,在电脑上观察到菌菇的长势,一旦某个数值超出正常值,还能马上收到告警短信,及时调整。
与此同时,中国移动福建公司与当地农业部门联合建立的农业数据库,无疑成了菇农另一个“法宝”。以往在食用菌种植过程中,生产的环境参数检测分析主要是依靠人工经验,缺乏系统的科学检测方法。现在有了什么疑问,可以在农业数据库里查看数据、咨询专家,如同有了网上的私人顾问。
不单是在菇房里扮演起智能助手,物联网与大棚种植“联姻”,还带来了“放心蔬果”。在福清三华科技园,大棚管理者在机房内轻点鼠标就能实时了解大棚内的情况。当土壤温湿度低于后台设定值时,信息会自动反馈到地头的自动喷淋设备,该设备马上开始喷淋。有了这套设备,不仅干活比以前轻松了很多,而且收益也比以前好了不少。
截至目前,中国移动福建公司的“农业物联网”系统,已经逐步应用在大棚菌类、花卉栽培、茶叶种植等福建特色农业领域,展现出了欣欣向荣的可喜态势。(帆岛/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