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5年第5期

从梅溪时代走向闽江时代——闽清县委书记陈铁晗、县长肖华访谈录

2015年06月17日 09:46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闽江时代的跨越

  闽江是福建的母亲河。在前往闽清的路上,几次沿着闽江岸边前行。闽江平缓地夹带在高山之间,宛如绸带环绕在山腰间。俯瞰江面,波澜不兴,清澈见蓝,粼粼波光,柔美养眼。同行有福建画报社社长崔建楠,他说,秋天是闽江最美的季节。由《福建画报》社牵头实施《闽江》大型影像文化创作工程正在进行中,他的感触想必来自切身的体验。

  “我们闽清对闽江水质的保护是有贡献的。”当晚,在与陈铁晗书记访谈中,不善自诩的她难得自我肯定了一句,不仅表明闽清人民在保护闽江水质的付出和牺牲,而且流露出对于闽江的依恋与钟情。

  为了闽江清水养育的地方,为了福州下游饮用水的安全,闽清县专门成立了以县长肖华为组长的转型升级领导小组,全面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福银高速沿线等重要节点“黑烟黄烟”基本消灭,整治成效得到了苏树林省长的肯定。同时改善生态环境,全县已有5个乡镇通过了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14个乡镇通过了省级生态乡镇命名,255个村通过了市级生态乡村命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已达到65.03%,为涵养清洁的水源作出了贡献。并提出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争取达到66.36%,实现省级生态县、园林县城和森林县城创建目标。肖华县长列举的数据,让我感受到闽清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的实实在在。

  闽清县名得益于闽江,闽清的发展也与闽江息息相关。历史上,闽清的繁衍生息依靠闽江,闽江的繁忙兴盛在闽清也占有一席之地。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随着航运、水路的中落,闽清逐渐黯淡昔日的熠熠光泽。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进入新世纪,随着福州城区的拓展,京福高铁、京台高速的即将建成,闽清作为福州大都市区的一部分更具区位潜力,发展后发优势凸显。县委县政府清醒地意识到,闽清未来的发展必须向闽江时代迈进。

  2013年8月,中共福州市委十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以“福州新区”开放开发为突破口,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推动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深化海峡两岸交流合作。

  众所周知,1992年,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倡议并主持编制了《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科学谋划福州未来3年、8年、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简称“3820”工程,并提出了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战略构想。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一战略布局已经形成,福州新区建设是对这一战略的传承与深耕。更重要的是,此次福州作出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决定,将闽清、永泰等山区县在内的福州所有县份均列入发展规划范畴。由于融合发展,闽清与马尾、闽侯的对口协作,仅2014年共建项目就达27个。这也是闽江时代带来的发展契机。

  闽清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提出开辟建设福银高速梅溪互通口。要知道,这是福银高速公路在闽清境内继云龙、金沙互通后的又一互通。闽清人为了梅溪新城,特事特办,打破常规,靠着工作热情和上级领导的关怀支持,梅溪互通口获得了批准,开启了我省已建成高速公路新开口的第一个项目。

  2014年9月28日梅溪互通口正式通车,将闽清纳入了福州半小时经济圈。双向8车道、中间10米绿化带66米宽的连接线大道更展现出决策者的气量与胸怀。互通口不仅拉近与福州的距离,而且提振了大家的信心,新城集聚能力随之提升,首期93亩的商住用地顺利成交,拍卖地价基本达到老城同类土地价格。

  肖华介绍说,闽清已形成“一纵一横”(202省道和316国道)、“二高二铁”(福银高速公路和京台高速公路,合福高速铁路和峰福铁路)、“六辐射”(116、123、124、125、126、127县道)”的交通路网格局,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变则通,通则强。三年多来,闽清县“三化同步、三城联动”战略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目前,三座新城共投入12.04亿元。梅溪新城安置房、一期路网、中建(福建)绿色建筑科技产业园、防洪景观工程和社会事业项目等顺利推进,白金工业区完成一期、二期主干道建设和1700亩土地开发,目前正进行二期1600亩工业用地征收和报批工作,申报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作已处待批阶段。目前已有61家企业落户白金工业园区,总投资达59.62亿元;其中已动建38家,总投资为33.6亿元,已投产13家,总投资11.188亿元。东桥表业园区一期用地133亩已挂牌出让。三城雏形开始显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同时带动了第三产业壮大。

  陶瓷产业一直是闽清的传统支柱产业,2004年被评为“中国陶瓷生产基地县”。丰富的高岭土、叶腊石、紫砂土等矿产资源成就闽清的制瓷业,经过多年来的发展,走过工艺瓷、建筑瓷到高压电瓷的不同阶段,是全国“四大电瓷县”之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针对全县200多家陶瓷企业,在做优存量的同时努力做大增量,2014年3月,引进了国内最大的线路瓷绝缘子上市企业大连电瓷集团与县新百纳电瓷合作成立大莲电瓷(福建)有限公司,落户白金工业园区(池园)宝新工业区,拟投资5亿元,首条生产线已于4月正式点火,该项目是福建省最大的集科研、生产、贸易于一体的电瓷企业,年产值可达15亿元。陈铁晗自豪地说,“引进大连电瓷,将我县的高压电瓷生产水平推进了20年”。

  与此同时,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与闽清县人民政府于2014年7月7日在闽清正式签署协议——共建中建海峡(闽清)绿色建筑科技产业园。拟开发建设占地5600亩的集绿色建筑设计研发、产品生产、展示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新型建筑产业园。分三期建设,一期占地1700亩,投资3.2亿元,启动建设中建海峡预制构件厂,工厂占地面积约200亩,设计年产能15万立方米PC构件,预计2015年6月建成投产,年产值4.2亿元。肖华县长说,这是闽清发展未来经济的增长极,也是引领福建省建筑工业化,推动建筑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至此,我突然明白,省里为什么提出“抓龙头,兴产业”,从闽清窥斑见豹,引进一个龙头,不仅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而且将传统陶瓷产业“一产独大”的局面改写。

  在抓好陶瓷业的同时,农业发展也实现新跨越。下祝麒麟山茶叶、金沙远方牧业两家企业获批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193家,入社会员5000多户,带动农户2万多户,其中市级以上达11家,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成效明显,2013年仅梅溪镇梅埔村橄榄种植一项农民户均收入达30万元以上,最高的专业户收入达200多万元。从事粉干生产的农户,在粉干合作社带领下户均增收可达3万元以上。在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推动下,全县农业企业获得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7个,涌现出了云龙双龙西红柿、下祝大将山水蜜桃、牛大佬等本土品牌。闽清作为省定农产品主产区县的地位更加凸显。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