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6年第12期

贴心·舒心·暖心——创新社会治理与社区规范化建设巡礼

2017年02月21日 17:09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2014年11月1日,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于福州市鼓楼区军门社区的居民来说,由于习总书记的到来,而成为永远难忘的一天。

  掌灯时分,晚风习习,临近万家团聚的时间。几辆中巴车缓缓驶入鼓楼区织缎巷,停在军门社区大楼门前,斯时17点13分。习近平总书记第一个走下车来,军门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林丹随即迎上前去,握住他的手,向他问好。陪同总书记一行,一边考察一边介绍社区情况。

  林丹事后透露了一个细节,有关部门给考察军门社区预安排时间为20分钟左右。而总书记一行在军门社区待的时间差3分钟一个小时。也就是说,比预先安排多了37分钟。

  习总书记是第三次莅临军门社区。1991年初,习近平刚刚就任福州市委书记,第一次来到军门居委会。那时12平方米的办公室,墙壁是报纸糊得,条件十分简陋。林丹清晰记得,那一年军门居委会党支部刚刚成立,习近平的到访,对他们是很大的鼓舞。随后连续三年被评为红旗支部。1995年4月,习近平再次来到了已经乔迁至安泰楼上的军门居委会,听了林丹汇报居委会的工作以后,脱口说出一句赞扬的话:“昔日纸褙军门前,今日文明一枝花。” 20年来,这幅对联不仅陈列在军门社区三楼的展厅门前,而且作为居委会努力的方向,团结居民群众共创文明社区。军门居委会不负众望,从此成为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等140多项荣誉。

  时隔20年后,习近平以中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家主席的身份再次来到军门社区调研,他殷切希望: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社区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天天同居民群众打交道,要多想想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真正使千家万户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

  特写:

  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来到军门社区办事“一门式”服务窗口。“一门式”服务厅面积不大,但功能齐全,囊括了民政、计生、社会保障、综合治理、环境卫生等社区日常的方方面面,使社区居民不出社区范围,就能享受优质、快捷的便民服务,为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林丹指着呈现网格化的电视屏幕,向总书记一行介绍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情况。网格化是在现有行政区划不变的前提下,根据所辖社区的人口数量、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等情况划分网格,将综治、计生、民政等服务项目纳入网格,通过网格员的及时巡查,确保群众的诉求“有回音、能解决”。从群众跑路到工作人员跑腿,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旨在形成“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人性化服务、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机制,实现了“小事不出格,服务零距离”。

  综述:

  福州市作为福建省网格化建设试点的两个城市之一,鼓楼区又作为率先试点单位,从2012年1月起开始网格化建设。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任务相当、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以300-500户为参考标准,将全区下辖九个街道、一个乡镇科学划分为69个社区网格、534个单元网格。

  鼓楼区政法委副书记林华志从加强投入保障、整合平台建设、完善管理机制三方面介绍主要做法:

  ——从技术、人员和经费体现保障。在技术保障上,与电信部门合作开发网格化社会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了仿真三维地图GIS(即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辖区内的楼宇、居民小区等纳入基础网格,初步构建了一个天上有云(云计算中心)、地上有格(单元网格)、中间有网(互联网)的新型社会治理信息化支撑体系,做到“以图管房、以房管业、以业管人、以房管人”。

  在人员保障上,全区公开招聘740名社区工作服务站工作人员,作为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运行的主要力量,实行统一招聘、统一考核、统一调配、统一培训,推动管理服务人员职业化发展。在网格员基础上,配置“2+X”力量模式,“2”是网格基础力量,即由社区工作服务站工作人员担任的网格管理员和由街道干部担任的网格监督员,“X”是辅助力量,即将党委兼职委员、党员、警员、消防员、中心户长、平安志愿者等志愿者力量纳入网格,目前全区有平安志愿者8000余人,专群结合,强化了人员保障。

  在资金保障上,四年来拨出专款3000多万元用于保障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强化全程监督考核,区委、区政府研究制定了网格员的绩效奖励制度,每月按“优、良、差”三个档次兑现奖惩,调动工作积极性。

  ——建设两大平台。一是搭建指挥平台。整合全区资源,成立兼具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防汛抗旱指挥、公共应急指挥、人防指挥和数字城市管理等五大功能的鼓楼区综合指挥信息中心,实现集中指挥、高效调度。在区、街镇和社区三级分别建立网格化平台,实行区级、街镇、社区、网格“四个层级”管理。网格化指挥平台将单元网格上报的事件在三维地图上直观地、全景式地展现,同时对单元网格管理员的手持终端设备实行GPS监督,通过后台可随时查询、调看巡查轨迹,进行实时管理。

  二是共建信息平台。建立了基础数据、日常工作、突发事件、地图指挥监督、移动终端、系统支撑平台、绩效考核在内的七大子系统,实现了综治、党建、计生等十大业务领域全覆盖。单元网格管理员手持终端,可通过系统进行数据查询、信息录入、事件上报,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将辖区视频监控探头并入网格系统,区、街、居三级指挥平台均可根据不同权限调看视频资源,实现信息共享,随时掌握辖区动态。

  ——从三个方面健全管理机制。“一岗双责”工作机制。实行街居一体化“1+1”工作模式:街道干部“一线加一片”,即街道干部除了负责一条线上的工作外,同时联系一个网格;社区工作人员则是“一片加一线”,即每名网格管理员重点管好一个网格,同时协助街道和社区干部做好某一方面的具体工作。

  ——责任机制。制定了涵盖管理规范、培训规范、工作规范的服务手册,明确了岗位职责,执行日常巡查制度(上下午各一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要求网格员履行好“六个员”职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

  ——考评机制。重新修改了《鼓楼区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考评实施细则》,并根据阶段性目标任务,动态调整指标分值,逐步形成了每月系统对单元网格数据采集量、事件办结量、日常工作执行情况等数据进行自动化统计考评的常态化机制,有力提升了网格化工作的成效。

  点评:

  “社会治理”这一概念,在认识上经历了一个过程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我们主要使用的概念是“社会管理”,自十八届三中全会起,开始用“社会治理”来替换“社会管理”。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虽一字之变却内涵迥异,反映了在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范围、治理重点等方面的明显不同。变“单向管理”为“多元自治”,需要政府放权,也需要社会主体主动参与,“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有参与,才会有自治;有共治,才会有善治。

  网格化服务管理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一个模式,是将网格内居民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服务管理,实现社区工作从“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从“一个平台”向“一张网络”的转变,最终实现“联系无缝隙、服务无遗漏、管理无盲点、安全无隐患、和谐有保障”的管理目标。更是通过网格化这种形式,将多元治理的主体相互聚集,在“贴心”上下功夫,推进“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只有人人都做治理创新的主体,才有可能乐享其“城”。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