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6年第6期

书香两岸的梦想将成为美好现实

2016年07月26日 17:25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少年儿童文学的交流日益深入,书香两岸成为两岸儿童文学及出版界关注的议题。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以台湾优秀的儿童文学和科普作品的出版为契机,传播优质的儿童文化为己任,相继出版了近百种的台湾童书,用童书搭建起两岸儿童文学的彩虹桥,为孩子们带来更丰富的精神资源,希望在两岸儿童文学界的共同努力下,让两岸学子及家庭都能溢满书香,届时书香中华、书香两岸的梦想将成为美好现实。

  台湾长期关注儿童文学及阅读推广

  这几十年来,海峡两岸出版界一直在关注着儿童文学及阅读推广活动,以鼓励小朋友从小开始亲近书本。

  在台湾,儿童文学及出版界关注儿童文学及阅读更成为一个风潮。在台湾已经成立33年的九歌出版社,主要出版当代文学,包括台湾的当代文学及世界的当代文学。该出版社从1982年开始规划出版儿童文学系列,到了1992年,出版社又成立了九歌文教基金会,其中有一个持续性的活动就是九歌少儿文学奖,征文对象主要是少儿小说,每篇在4—5万字之间。九歌少儿文学奖鼓励原创,规定得过第1名的作者3年内不允许再参加,主要是希望有更多的新人来参与创作。出版社每年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从出版社创办起就开始举办的年度文选评选,包括年度散文选、年度小说选。从2004年,又增加了年度童话选。该社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为童书出版作出些许贡献。

  台湾从1990年左右就开始引进绘本,绘本的引进是影响台湾校园阅读的一个很重要的媒介,台湾教育部门2000年也开始积极介入儿童阅读推广。如高雄市推行儿童阅读指标政策,推行每天10分钟以上自由阅读,每周一次30分钟以上的课外阅读。桃园县有一个阅读桃花源计划,主要推行亲子绘本制作比赛。小朋友们读了儿童文学作品,也来练习写儿童文学,然后自己把它做成书参加比赛。新北市推出了一个满天星阅读计划,每年评选阅读星学校,获得“满天星阅读学校”称号的学校可以获得补助购买新书。

  同时,教育部门还开设了故事屋,故事屋里有很多的布偶,以非常童话的方式鼓励小朋友们亲近书本。当然,故事屋还需要有人来讲故事,所以他们也培养了一群故事妈妈,这群故事妈妈可以说是儿童文学背后的推手之一。

  在台湾校园里也有各种不同的深耕阅读的方式,如台湾南投县有一所小学,全校每周四上午都要用40分钟作主题性的阅读,一二年级读绘本;三年级上学期读东方童话,三年级下学期读西方童话;四年级上学期读东方伟人传记,四年级下学期是读西方伟人传记;五年级上学期自然科学,下学期艺术人文;六年级上学期西方世界文学,下学期东方世界文学名著。

  据悉,自从2000年台湾教育部门积极推广阅读之后,台湾也有很多的企业界开始加入阅读推广活动,最有名的是台湾台积电公司,讲故事的志工培训一直是他们的举措。银行也积极投入阅读推广,成立基金会,帮助学校推广阅读,基金用于构建图书馆,购买新书等。

  上世纪40年代末,台湾的儿童文学是寂寞一行,谈不到儿童文学,那时,台湾只有一本薄薄的《台湾儿童》月刊,但作家多为知名作家。后来才陆续有了许多儿童杂志。50年代,儿童刊物多为漫画,后来有了《东方少年》,推动着儿童刊物品质的提高,《小学生》《小学生画刊》《小读者》等也开始陆续上市。到了60年代,台湾出版的大部分儿童读物都是翻译自日本的儿童漫画。这一时期,儿童文学有了一个新起点,台湾教育部门成立了一个儿童读物编辑小组,每年的夏天招各小学的校长、教务长训导长召开“教师研习会”,培养出了不少小学老师作家,这也成为台湾儿童文学发展的主要力量。

  创作台湾本土童话是《国语日报》这几年图书经营方面的一个重点。该报一直关注阅读推广活动,并积极投入其中。目前,该社每年都会到台湾的小学与老师们交流怎么指导孩子做阅读的研习,一年大概会办300场以上,参加的老师有万名以上。他们希望通过这一活动,把好的儿童文学,好的童书介绍给小朋友们。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