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6年第11期

闽北樟湖古镇崇蛇习俗旷古今

2017年01月24日 15:17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敬蛇、崇蛇的美丽传说

  樟湖蛇文化历史悠久,村民之所以爱蛇、敬蛇、崇蛇、奉蛇,是因为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有一年樟湖坂发大水,灾后瘟疫病魔肆虐,数以百计的乡民被病魔夺去生命,民不聊生,实有“万户萧疏鬼唱歌”之情景。当地府尹连公深入灾区上门入户给染病百姓治病驱邪。并率乡民疏水浚河,兴利除弊,根治水患,并教乡民以各种行业技术,以强民身,救众苍生于苦海之中。病邪水魔被驱逐和治服,乡民又从连府尹学得一技之长,生产恢复了发展,乡民安居乐业。这里又回到先前繁华和热闹。连公一心为民积劳成疾,是年农历七月初七以身殉职于古田县詹岭。感于连公有恩于乡民,乡里民众便在江边筑起一座小庙,从“詹岭”连公得道地的庙堂取火分香,在庙里立神位供奉。至今每年仍然有七月庙会前到古田县詹岭取火分香的习俗。

  据传,连公学法茅山其术精湛,专治水中妖魔鬼怪。庙内备有签诗供人抽签问卜之用。签诗有“如船下滩”、“孤舟遇风”、“前程通顺”、“过海得船”、“奚得蛇小变,成龙天外”等语。人们水上行舟放木,都要先到庙里烧香奉拜祈求“师父公”保佑平安。据说,水上遇险只要三呼“师父公作显”,便可化险为夷。连公寄托着水上、水边人家的愿望,以庙内题联为证:“镇万民无疆有求必应,保水陆平安不辞劳苦”。

  据传,明代永历十三年十月十四日夜,当朝赵天师收复白马精路过樟湖坂,连公现出蟒蛇原形,赵天师欲斩之,乡民齐呼“连公青龙善!善!”见状赵天师不以加害。古闽越族人崇拜蛇图腾本有遗风,连公再显原形乡民们更加崇拜“蛇神”,连公是蟒蛇精转世得道于古田詹岭,当地有“得道在古田詹岭,显灵在樟湖连公庙”之说流传至今。也就那时起,“蛇”就成了樟湖坂民众的“神”,闽越崇蛇遗风得以传承。

  翌年夏天,闽江又发大水,大水漂来了成堆的木原材拢聚在庙前江边,乡民见如此之多木材拢聚庙前,尽称连公显灵了。将木头尽数抬上岸,筹划用这批木材大兴土木建规模大的“连公庙”。乡民们募集大笔捐款,在“连公庙”原址上建起了大庙,称曰“福庆堂”。庙内塑有三尊蛇王金身供奉朝拜。三位蛇王分别姓张、肖、连,是结拜兄弟(一说是亲兄弟)。连公是“主事蛇王”,又有“九天行雷法主连公师父”之号,因而人们都称连公为师父公,至今人们仍称“福庆堂”为“师父殿”。盖起了大庙,每年七月七夕连公得道之日,乡民抬出连公塑像巡游乡里,祈求合乡平安,丰衣足食。

  人们世代赞颂着连公功绩,敬奉连公千年而不衷。有庙内题联为证:“数历经沧桑何问千秋功德,虽含辛茹苦只求万民同乐”“闽越遗风唯我湖峰(即樟湖坂)惠存,仙都龙窟冠此蛇王宝殿”。如今,樟湖坂人因建水口电站迁建新镇,“蛇王庙”原拆原建又重现在新镇南端湖边,现已修葺一新。千百年崇蛇文化积淀深厚,“崇蛇”已注入新的文化内涵。这里已连续十五年举办“樟湖蛇文化节”,形成了独特的闽越遗风,“蛇神”传说和“崇蛇”民俗文化已名扬海内外。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