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渔民祖辈辈靠打渔为生。渔民们对眼前这一片汪洋大海,有世世代代、血液里流淌的爱,有无限的感恩,也有着深深的敬畏。自古渔民出海,就要进行一系列繁复的仪式,敬奉各路神灵,保佑平安。在全国各地人民群众欢度春节时刻,渔民过年习俗跟岸上人家最大的区别,在于什么都离不开“海”和“鱼”。
南海渔家过年 渔歌唱到天尽头
在祖国最南方的南海,渔家过年的风俗独特,以海为家的渔民秉承着独特的风俗,一曲渔歌唱到天尽头,尽诉一年酸甜苦辣,寄托新春的美好祝愿。
南海渔民因长年身居渔船与大海相伴,一年到头难得与家人团聚,因此对每年的新春佳节到来显得特别高兴,而且他们特别看重这个阖家团圆的年。春节期间,南海渔民会忙着张罗亲朋聚会吃饭喝酒,邀请戏班唱戏,组织渔歌对唱等节庆活动。
南海渔民新春佳节习俗最大的亮点,就是对渔歌。过去渔民一年难得与家人相聚,尤其是年青男女,恋爱相思,春节难得一聚,因此,对歌要把心中的相思和一年来在大海搏击风浪的生活经历告诉心中的相思的人,从晚到早,一唱就是到天亮。随着社会的发展,渔歌内容也不断推陈出新,许多现代版的原创渔歌层出不穷。这些渔歌既保留了传统的曲调韵味,又融入了许多时代元素。传统渔歌把鱼、虾、蟹、螺等都拿来唱,唱的是渔家生活的甘苦和对大自然的感恩;现代渔歌的主题多为歌颂美好生活、憧憬甜蜜爱情。
据中新社报道,在阳江的闸坡渔港,过年期间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对歌现场。一句句“哎呀哩”的渔家起网号子,此起彼伏优美动听;一阵阵喝彩的声浪,温馨着归航过年的渔家儿女的心。除了荡气回肠的渔歌对唱,南海渔民在过年时还会开展一系列如划船、摇橹、拉船、织网、舞狮、舞龙、舞鲤鱼等富有渔乡特色的比赛。
中新社称,逢农历12月23日,岸上的人开始拜灶君,而渔民在这天除了敬灶神,还要捞一条活鱼供祭,祭毕放生入海;岸上人农历12月24日开始“扫屋尘”,渔民这天也要开船回到港口,用柚子水洗船搞卫生;渔家在大年初一这天是不能扫船的,认为扫船会把船中的好运气都扫光,所以,在大年三十之前,渔民都会把船舱甲板及所有东西清洗干净,因为大年初一是禁用扫帚的。
大年三十是渔家最隆重庆典日。这一天,渔家要在船上张贴对联,在船头贴上“福”字,而且不能像岸上人家那样可以倒贴(倒贴有“翻转”之意,为船家一大忌),还要在船头、船尾、主桅上张贴“顺风得利”、“一帆风顺”等“红额”,在船舱口贴春联和门神,竖起彩旗、挂上灯笼,把渔船装点一新。
在这一天,南海渔民会早早做饭,以饭、茶、酒及三牲祭品奉香烛拜敬祖先,鸣放鞭炮庆“团年”。在团年的时候,如船中有亲人外出未归,席间必多备碗筷,以示合家团聚;若船上有新婚儿女,就要多添一副碗筷,取添丁之意。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