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象山渔民过年:满是渔家风情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不管你身在哪里,有没有钱,一到春节,内心浓厚的归属感涌上心头,“回家”二字在脑海中一遍又一遍地浮现。浙江象山渔民过春节又有其独特的风情。
石浦港是中国东南沿海著名的国家中心渔港,十八里港湾岛可泊万艘渔船,可航万吨海轮。400多种鱼类、100多种甲壳类、80多种贝类在这里汇聚,被誉为“海鲜王国”。大年三十,辞旧迎新,石浦渔港古镇里的渔民一早就忙着挂起了鱼灯,喜迎新年的到来。渔嫂一早就行走在鱼灯下,开始了一年之中最为丰富的一顿饭——年夜饭。除夕年夜饭餐桌上要有鱼,意味着年年有鱼,表达了捕鱼人家的“年年全鱼”愿望。
新春佳到来之际,渔家主妇是最忙的时候。一早起来就开始忙碌起来,一边将马鲛鱼刮肉、打碎、细磨、精磨,做成口感鲜嫩的鱼丸,剩下的鱼肉斩匀、压成薄片,撒上淀粉、略微蒸熟,自成嫩滑爽口的鱼滋面。这也是家里人最爱吃的一道菜,一上桌,就被大家动手吃光。如果是一家的老大,还要准备许多亲戚前来用餐。
除夕晚上,年夜饭几乎称得上是全鱼宴,鲳鱼、带鱼等海鲜自不必说,单是由鱼制成的食物也花样百出。靠海人家,鱼吃多了,就想方设法变花样。但自古以来,象山石浦渔民在吃鱼、食海鲜中所体现的习俗,可谓五花八门。石浦渔民吃鱼的忌讳,吃鱼的时候不能说翻过来,我们这里说游过来。据悉,这是一个忌讳习俗。因为渔民终年四海飘泊,风里走,浪里行,全靠一艘渔船为家,保平安,图丰收,船是性命所系,养家活口所依,绝对不愿有船“翻”、搁浅的事发生。渔家饮食中的这种忌讳,颇具渔岛特色。
大年初二,象山石浦渔民全家人都要起个大早。家中的老人要守着和他有着相同岁数的老灶,生火加柴,祈福的菜肴热气腾腾地出锅。每年这一天,一家人都要登上渔船认认真真地祭拜大海,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满载而归。
渔民祈福,有讲究。在船头,摆上丰盛的美酒和菜肴。待潮水涨时,祭拜仪式开始。这时,放鞭炮,燃高香,当家人面向大海,隆重祭拜。因为渔民靠大海生活,最要感恩的是大海。渔家生活数十年,渔家的渔船也从他父亲年代的“小帆板”,到现在可以去远洋捕捞的钢质铁壳渔船。渔船变大了,家也变大了。但是,作为渔民,他们总不忘感恩大海。
祈福结束后,一家之主直奔菜场购买新鲜的食材,他要为到家来的客人准备一顿丰富的渔家团圆饭。
石浦人讲究“年年全鱼”,从菜场买回来的几乎都是石浦特色海鲜:鲳鱼、带鱼、咸鳗鱼、鱿鱼、蛏子、杂螺等。不过,最受亲戚欢迎的还是黄鱼冬面,这道菜的做法也极为讲究。首先,下汤的黄鱼要确保新鲜,冰冻久了的黄鱼与新鲜的黄鱼在肉质上差别极大,后者用筷子触碰时松软又富有弹性,入口柔滑、回味无穷。而冬面的制作,用一个字概括也是慢,慢而精致,慢而浓情。冬面,顾名思义,是在冬天制作的面,与黄鱼、排骨、猪蹄、香菇、雪菜、冬笋等一起入汤,鲜味互渗、口感多层、极其鲜美。这道菜从中午筹备到完成,持续了近5个小时,再加上之前食材的制作时间,不可不说真的很漫长很用心。
傍晚时分,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家中远道而来的亲戚陆续到齐,精心准备的新年菜肴红烧鲳鱼、红烧带鱼、清蒸咸鳗鱼等悉数上桌。渔家过年的细致与浓情也体现在用餐结束后。晚餐后,一大家人围着一起看电视、聊家常,不夜不归。(文/海明)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