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7年第1期

沿海渔家过年离不开鱼

2017年03月28日 10:51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连江黄岐渔民新春游海神

  游海神,是福建连江黄岐半岛渔民新春佳节的一种重要活动。

  “海神灯”巡游是黄岐半岛上安凯、黄岐、苔菉等3个乡镇的传统习俗,正月十一晚,是海神上岸入境之夜,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焚香点烛,燃放烟花鞭炮,以示恭迎。栩栩如生的海神头像、缤纷璀璨的花灯彩灯、浩浩荡荡的巡游队伍、夹道狂欢的渔村百姓,构成一幅渔民狂欢的热闹画面。

  游海神的习俗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天上的玉皇大帝三太子,因打抱不平触犯天规,被分尸三段贬下凡间,头部被扔在黄岐半岛与马祖列岛之间的“马祖澳”。正月十一被黄岐半岛渔民捞着,抱回岸上,设坛祭奠,尊为海神,每年元宵节都要扎其头像游街供奉,以祈求当地风平浪静,渔民丰产。海神灯既承载了当地渔民对虎年的美好期盼,同时也寄托着渔民对海神的感恩之心。

  村里的老者介绍,游海神的风俗始于明朝,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而这一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已于2007年入选福州市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正月十一晚,连江县黄岐半岛传统民俗活动——游海神,在安凯乡奇达村上演。从正月十一开始到正月十七,黄岐半岛的百姓要热热闹闹游上7天。

  当晚19时45分许,大大小小的海神头像灯在出境牌、高照灯、乐队、高跷队、腰鼓队、各色花灯队等一路随行下,沿着奇达村主干道巡游。花灯上写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祝福寄语,村民们则穿上各式各样的传统服装,扮演各种角色,穿行在游神队伍中。而沿街村民,不论男女老少,簇拥着海神灯,夹道狂欢,盛况空前。

  近年来“海神灯”巡游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且日渐隆重。正月十一当晚,半岛渔民大都自发参与到“海神灯”的巡游活动中。当晚的巡游队伍分成4队,每支队伍绵延千米,整个游海神队伍,总共近4公里长,规模算是黄岐半岛历史之最。海神灯巡游仪式将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七,其中以元宵晚上的场景最为热闹。正月十七,当地百姓还将点焚神灯恭送海神上天。

  与黄岐半岛隔水相望的马祖列岛渔民,祖籍都是福州市辖的连江、长乐一带沿海渔民,他们祖辈也都是以渔为生,只是1949年被一道人为蕃篱把两地隔为咫尺天涯,他们定居马祖后,把家乡的习俗带到居住地,形成连江、马祖同血缘、同语言、同习俗。因此,从正月十一开始的游海神也是马祖岛上渔民的一个重要习俗。随着海峡两岸的各种交流交往日益频繁,连江与马祖两地的的交往更是因为实现“小三通”使两地群众更加融合。如“两马同春”闹元宵已经成了每年春节交流的常态。连江黄岐与马祖新春游海神的习俗配合得更加默契。

  每年正月十一晚,当黄岐半岛的游海神开始,马祖海面的游海神也同时举行,两地的鞭炮同时在海面上燃放,五彩缤纷,几乎通宵达旦,使黄岐与马祖之间的海面成了不夜的海峡。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