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我心灵的故乡!”
2017年3月15至17日,伴着和煦春风,知名学者、道学泰斗和国学大师陈鼓应到访庄子故里——河南省民权县。这是时隔28年之后这位庄子文化大家再次踏上这方沃土。从民权庄子陵园、庄子故居到庄子文化馆,尽管已经82岁高龄,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谈笑风生,依然精神矍铄、兴致盎然。
河南省民权县是文哲大师庄子故里,历史厚重、文化灿烂。多年来,民权始终保持着对庄子文化的自觉追求和建设,对庄子思想的自信宣扬与扩展,曾成功举办5届国际庄子文化节,修缮扩建了庄子陵园,编排了大型历史文化情景剧《礼乐庄周》,与河南电视台合作拍摄电视连续剧《鲲鹏与蝴蝶》,对扩大庄子文化影响力和推动庄子文化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该县现已建成富有人文内涵、彰显地域特色的庄子文化馆和庄子铜像,为纪念庄子、研究庄子文化搭建了新载体。
陈鼓应是北京大学哲学系、台湾大学哲学系和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道家研究中心主任,是享誉国际的道家文化学者。他的多本国学著作引起业界广泛讨论。他撰写的《老子注译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已行销四十余年,成为人们研习老庄的经典读本;其中《庄子今注今译》观点独特,视野开阔,有如庄子天马行空的思想高度,已是学界人手一本的工具书,号称当代道家最权威版本。
在当地弘扬庄子文化的标志性地标、曾获中国鲁班奖的民权县庄子文化馆,陈鼓应与当地党政干部、文化名人和众多“文化粉丝”座谈交流。“庄子是我心灵的故乡!”,他从自己思恋故土的家国情怀,到研究庄子的心路历程,到对庄子思想主旨的认识理解,到论及庄子思想对现代人的启示......陈老娓娓而谈、倾情讲授,现场反响热烈。
走访调研中,陈鼓应对民权在挖掘庄子文化、拓展庄子文化研究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在庄子文化遗迹保护、庄子文化旅游开发等方面所做的努力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他依然不忘推广“道文化”,提出民权可以尝试对庄子文化更深层次的挖掘,进一步增强庄子文化软环境建设,筹建庄子学院、成立庄子读书会等,并提出一定给予帮助,为弘扬和发展庄子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得到当地党政领导、文化学者的赞许和共鸣。
陈鼓应强调国学的重要性。他指出,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典籍文化”即“精英文化”的继承,一种是民族性传统的延续。他说,中国传下来的很多国学典籍都有外文译本,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文化遗产。他认为,要强化传统,现在幼教中“读经”的做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方法。小时候不能理解所读的内容也不要紧,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渐渐理解这些典籍的意义。(文/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