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朝天宫:全台妈祖信仰中心
在全台500多座妈祖庙中,被认为有几座妈祖庙的妈祖是特别有灵验、有权威的,如台北市的关渡宫、彰化县鹿港镇天后宫、云林县北港镇朝天宫、台南市开基天后宫祖庙等。其中北港朝天宫是全台妈祖信仰者的中心,而上述其他几座庙是其所在地周围地区的信仰者的朝拜中心。例如北部地区的妈祖信仰者,平常都在其住地的妈祖庙烧香奉祭,但祈求无较。或为了表示对妈祖信仰的更为虔诚,受护佑更有把握,北部地区的信仰者,就要每年或几年一次到关渡宫去进香,如有可能,最好是到北港朝天宫去朝拜。因此,上述每个中心庙宇,每年都有来自各地的数十万、上百万的进香者。
大甲镇澜宫妈祖每年往北港朝天宫谒祖进香已有百余年历史,1980年的一次选择在农历三月三日子时二十五分起驾,进香队伍总共5万余人,绵延数公里,完全徒步随驾者5000多人,还有200多辆游览车与300多辆轿车、400辆自行车和三百多机车沿行进路线,前前后后跟着前往。
从大甲到北港单程要走3天3夜,来回连在北港的“刈香”谒祖仪式在内要费去8天8夜,随驾信徒要经过10多个城镇,参拜沿途不下30多个庙宇,途中脚腿酸痛或脚底磨破或起泡时,前往神舆求取“炉丹”(香灰)以开水冲服或抹于伤处,然后继续行走。神舆经过的地方,地论城镇或乡间,每户人家备好清香素果,占燃香烛,恭候于门前,当神舆到来时,跪拜于地上烧金纸迎送。第4天到达北港后即将銮驾入庙停驻,请出妈祖神像供奉于案桌上,待到午夜时分才进行“刈香”仪式。北港镇顿时增加5万人口,庙内外和大街小巷的走廊下都睡满了人,待到“刈香”时,数万个信徒都长跪在庙前及大街上,随着庙里传出诵经声及司仪的指示,每个人都朝着庙叩头膜拜。信徒献奉的金纸在庙前堆成山,用汽车一车又一车运往河边燃烧。这一整天、舞狮、龙阵、布马、八家将、踩高跷游行、武术表演等庆祝活动连续不停。香客则忙于上供品,添香油、讨香灰。所谓“刈香”或借此仪式以求得圣灵不息的延续,具体做法是将法师念过的经文、疏文及金箔纸焚化于“万年香火炉”中,此谓之“头炉火”,随即将炉中余烬连铲三铲入大甲的“神火筒”中,并将供奉于神案的二尊大甲妈祖神像及汇集捆扎的会旗和灵符,一一经过香炉上空,由一排人高举双手接引传至庙外,待“神火筒”安入香担,即快跑离宫,一路要添加檀香粉末,使其熄灭。
神舆返回时,北港沿街商店都燃放鞭炮,欢送大甲妈祖,并准备茶水、食品,无偿送给进香者,对于大甲妈祖谒祖,沿途农村还有一种迷信,认为“大甲妈”进香时都会有雨水随驾,带来春耕的“及时雨”,因此称“大甲妈”为“雨妈”或“过水妈”,銮驾一到,都要烧香祭拜。北港朝天宫,每年都要接待类似大甲镇的许多进香团,特别是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辰前后,更是应接不暇。(文/蓝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