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大炮,也要黄油——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扫描
2018年08月15日 11:22
来源:福建省台办
字号: 小 中 大
转发
打印
二
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好比“黄油”与“大炮”的关系。历史上,要大炮,就不能要黄油;要黄油,就不能要大炮,这似乎是一个定律。但对一个崛起中的大国而言,既要维持经济发展强势,又要保持军事发展强势,倘若处理不好“大炮和黄油”关系,就会导致国家衰落。历史上曾经挑战世界头号强国的法国、德国、日本和苏联,都有过惨痛教训。
今天的中国也面临着相似的考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政收入增长进入调整期,国防投入资源条件趋紧。同时,随着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不断上升,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也在不断增多,国防安全压力不断增大。在这种背景下,实施军民融合战略就成为实现统筹国家安全与发展的不二选择。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军民融合本质上是一场争夺未来20到30年综合国力竞争和军事发展主导权的竞争,背后是理念的交锋、体制的竞赛,比拼的是看谁的体制政策更具先进性和适应性、更具变革能力,更能通过军民融合发展来凝聚国家意志和全社会力量,筑牢本国安全和发展的基石。据业界介绍,各国在叫法不一,美国是军民一体,俄罗斯是先军后民,欧盟是先民后军,日本是以民掩军,以色列是以军带民。显然,中国提出的军民融合更胜一筹。
军民融合发展可以让“大炮和黄油”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动军民融合,既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国防和军队建设对国家经济社会尤其是国家高新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又能以整个经济社会的强大实力的大体系支撑现代国防。
在此大背景下,福建省率先积极响应,福安市2014年以来扎实推地建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产业园。目前,已形成一园(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产业园)、一中心(华东地区[福建]船舶修造综合保障动员中心)、六产业(船舶、海洋维权装备及配套产业,冶金新材料加工制造产业、电机电器及储能产业、现代物流产业、军队后勤保障产业、军民融合文化产业)同步发展态势。于2015年申报国家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2016年1月经工信部批准成为全省首个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十三五”期间,福安市将着力打造一个集聚区(即军民融合产业集聚区),建设七个基地(即建设军队装备竞争性采购的“试点基地”、海军舰队综合保障的“服务基地”、先进产业“智能制造基地”、海工产业的“集散基地”、军地结合精准扶贫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教育基地”和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孵化基地”等七个基地),转型做强六大产业,加快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厦门市高起点、大手笔打造国家级军民融合示范区。厦门市人民政府、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三方共同组建厦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目标定位在全面推进科技、产业、人才等各领域的军民融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政、产、学、研、用”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统一,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科技强军作积极贡献。并于2015年4月10日落户马銮湾,占地约45公顷。围绕“领先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一目标,重点围绕“六个产业化方向”: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智能安保机器人、海洋工程研究中心、自主可控工业控制器、切磋主动安全及污染驾驶技术孵化转化、网络安全及大数据应用合作。此外,积极推动机器人相关产业集聚,形成国家级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基地。
……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