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自造加快推进
求购不成,又想拥有,台湾当局遂提出“台舰台造”的防务自主政策。蔡英文上台后,更是加快推进。2016年3月10日,蔡英文在高雄参访当地船舶产业时称,她在选举时提出了“五大创新研发计划”,其中防务产业是未来五大产业的一环,而“台舰台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计划。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在就职演说中提出“优先推动五大创新研发计划”。2016年7月,台军公布了“未来15年兵力整建和台舰台造展望”,宣称将投入5000亿元新台币支持潜舰自造,计划制造潜艇6艘。
2016年11月,台湾“潜艇台造”的前期设计工作正式开始招标,命名为“海昌计划”。台湾船舶暨海洋产业研发中心(简称船舶中心)、台湾国际造船公司、庆富造船公司三家参与竞标。然而其中舰船研发设计能力最强的船舶中心却未通过资格审查,最终由台湾国际造船公司得标。该公司具备良好的舰船建造能力,但缺乏设计能力,而依照台湾的招标法规,没有赢得竞标的一方不能参加后续的商业行为,这也就意味着 “海昌计划”只能由台湾国际造船公司独力完成。该公司被迫耗费大量资金精力,先后寻求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厂商支援,但都遭拒绝。
2017年3月21日,蔡英文前往海军左营基地,出席“潜舰台造设计启动暨合作备忘签署仪式”,并宣布潜舰台造正式启航。2018年3月,台湾国际造船公司向外国厂商发出了细节设计协助招标,最终共有三组美国、两组欧洲和一组印度团队参与了竞标。台湾国际造船公司将选择出其中的得标者,开始细节设计工作。
2019年1月10日,台立法机构通过2019年度潜艇自造案预算75.1亿余元新台币。2月25日,台湾国际造船公司举办“台舰台造”本土供货商大会,宣布“台舰台造”将在今年进入高峰,延续至2025年。此外,未来20年“台舰台造”预算将突破5000亿元新台币。而对外界关心的潜舰自造进度,台湾国际造船公司表示将于3月21日呈交合约设计报告,并向台湾立法机构报告,预计3月底进入下阶段细部设计,目标是2024年1月首艘潜艇下水,2025年成军。
随着潜艇自造工作的推进,有关潜艇的造型与性能也逐渐对外曝光。据岛内媒体报道,潜艇的基本造型类似日本海上自卫队最新的“苍龙”级。但“苍龙”级的潜航排水量4200吨,而台湾的潜艇吨位将与台军现役的“剑龙”级(潜航排水量2660吨)相近,或更小一些。同时,台自制潜艇也不使用国际上新一代常规动力潜艇几乎列为必备品的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AIP)。报道称,潜艇在水下潜航时,主机无法开启,仅能依赖本身蓄电池的电量。如果蓄电池电量耗光,就必须浮出水面或至少也得伸出通气管,才能重新启动主机充电。目前先进潜艇普遍安装AIP装置,可以使最大潜航时间由原先的不到1周,延长到2-3周,大幅提高水下隐蔽性。有台军官员对此表示,台首度建造潜艇技术挑战原本就很大,因此为控制风险,决定先不装AIP。如果潜艇自造进展顺利,将来分批量产时,再考虑是否安装AIP。
[责任编辑:福建省台港澳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