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9年第7期

“你来我往” 探索两岸文化交流新路——第十一届海峡论坛·两岸昙石山文化交流活动侧记

2020年02月10日 15:06 来源:福州市台港澳办 字号:       转发 打印

  5月26日至30日,第十一届海峡论坛·两岸昙石山文化交流活动在马祖和福州成功举办,共吸引了台湾世新大学、暨南大学、南华大学、台南艺术大学等4所高校的38名青年师生参加,此次活动是第十一届海峡论坛活动期间福州市打造的新品牌活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纽带,依托在榕高校的台湾教师,联合台湾专家学者、青年教师和优秀学子,通过座谈交流、专题演讲等形式,探寻两岸昙石山文化历史渊源与闽台文化交流合作,在你来我往中,探索出两岸文化交流新路。

  一、创新形式:组织与会嘉宾赴马祖开展文化交流

  这是一次两岸交流互动的新探索,此次活动在交流形式上力求创新,在举办学术研讨同时组织与会嘉宾赴马祖开展交流活动,进一步促进两岸同胞感情融合、心灵契合。

  既有高水平的理论研讨,又有深入的实地考察,还有大手牵小手的温馨联谊……26日至28日,来自福州的闽都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在榕马文化交流会上,为台湾学子讲述生动的故事,将两岸同根同源的血脉关系深植青年心中。同时,还有马祖文化、旅游、航运等业界代表向台湾青年分享两岸“小三通”故事,与学者一同畅议“新四通”。

  “师从故乡来,我们倍感亲切、幸福。”马祖青年代表曹雅评说,很多青年人不了解历史,对中华文化知之甚少,此次活动意义重大。她认为,应该发挥两岸青年的力量,共同传承中华文化。

  “从小妈妈就教导我,我来自长乐江田。我们和祖国大陆是同根生,我们坚决支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交流会上,马祖议员陈书建用福州话深情表达两岸越走越亲、越走越近的观点,并向台湾青年分享了两岸关系看法。他建议台湾青年,多去大陆走走看看,特别是去最近的福州感受时代新发展。

  据业内人士介绍,以往大陆学者赴台文化交流时多以专业的学术研讨为主,此次老师们从民间交流角度切入,用生动的历史介绍引起台湾青年的情感共鸣,形式新颖、接受程度高。

  二、发挥优势:在榕高校台湾教师成交流桥梁

  这是一次“走心”的交流互动,在榕高校台籍教师成为活动策划、组织的主要力量。

  “差不多半年前就开始筹备联系了。”闽江学院人文学院作为此次活动的协办方,台籍教师王念祖发挥了重要作用。王念祖2015年入职闽江学院后,在两岸教育合作上不遗余力,积极引进台湾人才来榕,目前闽江学院已有20余名台籍教师。

  “南华大学是我的母校,我们和台南艺术大学等其他学校也有密切联系,一发出邀请,他们都非常积极参与。”王念祖说,此次38名台湾师生参与交流活动,其中19人是“首来族”。

  “我们想让学生看到真实的大陆。”台南艺术大学潘罡教授此前也曾在福州教学,此次他作为台湾团团长,化身两岸交流新使者。他告诉记者,虽然交流活动才短短5天,但很多学生都看到了这里的发展机遇。

  “我们跟着潘教授一起来,学到了很多新东西。”台南艺术大学学生黄俞甄是首次来福州,她跟着老师们在活动中探寻到书本外的新世界,了解到两岸的历史故事,更感受到大陆蓬勃发展的强劲脉搏,“有机会我还要再来”。

[责任编辑:福建省台港澳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