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路过面摊,望见氤氲冒出来的蒸汽,我都会想起L君。L君是我同寝室的室友,那时我初来大陆,只身一人,像是背着书箱走了几千里路上京赶考的书生,正捏着喝了半瓶的矿泉水站在广场上不知所措,L君就在这时候轻轻走到我旁边,报出我的名字后帮我提起行李,那就是我俩第一次见面了。因为毒辣的阳光,L君当时给我的印象很模糊,但后来他对我说,当时他隔着一条缓坡,望见我站在广场的阿尔伯特头像下面,显得过分孤单的影子让他产生某种关于诗的联想。
是的,L君很喜欢诗,虽然他本身诗做得不甚高明,总被我嘲笑为画饼,但总算是有在坚持。L君是襄阳人,偏居在湖北西北一隅的小城镇,我对襄阳的了解并不多,只有曾经在三国游戏里厮杀的时候,把这座城市作为我经略天下的起点,溯川入蜀。L君没有诸葛孔明那样的智慧,于人格上也疑点颇多,但对于诸葛孔明的掌故轶闻倒是知道得比谁都清楚,总是对着我侃侃而谈黄月英为了讨丈夫欢心又发明了什么流传至今的美食——好像黄月英真的烙饼擀面无所不能,诸葛孔明每天不是在躬耕而是经营酱园子。
这就说到了L君除了诗歌外的另一个爱好,吃。和在诗歌领域的自我感觉良好不同,L君是真的很会吃,可算是非常挑嘴。每每跟着他走街串巷,总能从某个梧桐树荫层层交迭下的棚子 里找到一份或热辣或鲜甜的美味。要说有什么不足之处的话,大概是 他在评价自己家乡面条时的溢美之词总让我觉得有些太过浮夸了。“你知道那面条——和别地不同,早些年移民顺江带来的碱水面,吃起来又弹又韧,挂着红亮亮的汤头——那汤头(吞咽唾沫声)用最好 的牛骨头来熬,开面馆的人整个晚上都要耗在这一大锅汤上,加辣椒,加浓郁的牛板油,咕嘟咕嘟翻着泡泡,你在早市上听到这声音整个人都会抖擞起来……最棒的是牛肉,黄牛的腱子肉,本身够肥嫩厚实,再炖得酥烂,切成薄片滚在汤里,泛着鲜亮的油花,第一口尝肉,第二口一筷子面条,像把一整支腰鼓队搬到嘴巴里——乒乒乓乓搭起台子来了!最后,最重要的黄酒(拍桌子),最好是冰的,有的店卖的黄酒涩,有的要甜些,但都强在清爽,畅快!倒一满碗浮着碎冰的黄酒,真的就是国画里面,泼墨山水上一道飞泉,就是那一笔——一笔消夏!当然你愿意的话还可以再剥个蒜头,你知道坐在早点摊上慢悠悠地剥蒜是什么感觉吗。我告诉你……”如果不被我阻止,他可以在一整天内来回复述这种和他的诗作一样蹩脚的修辞。
去年暑假,我觑得空闲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跟着L君到襄阳游玩。终于有机会向我证明自己所言非虚,在家草草休息一晚后,L君就领着我跨越汉江,去了隔江一家颇负盛名的牛肉面馆,挤过人群用 那口本地话喊道——“两个二两,不要豆芽,搞两碗黄酒!” 和所有老店一样,掌勺下面的老板手脚格外利索,一把抓起筐子里的碱面,心中略一过秤便兜着漏勺扔到汤锅里,沸水翻腾,片刻就涮好捞起来盛进搪瓷碗,只看见各色鲜红滚烫的汤料一勺勺添进去,浮着切片卤好的牛肉牛杂,麻味,辣味,油脂的香味,都在其中了。
[责任编辑:福建省台港澳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