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9年第8期

一碗面条一望乡——孙伟豪讲述的故事

2020年04月24日 10:23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这就是我对襄阳牛肉面全部的观感,确实如L君所言,面条味道足够,滚烫热辣,黄酒也柔和清洌,一碗下肚喉头绕着绵绵的甜味。但这味道有多突出呢,其实也未必,任何一个城市都会产出这种饱受当地人赞誉的早点,至少在我看来,远不像L君整天强调的那样美味绝伦、不可比拟,何况味道对我来说未免有些太辣了,直到吃完很久舌头还泛麻。我把这些感受说给L君听,他并没有反驳,也没有再重复那些夸张的修辞,只是淡淡地解释了当地人喜欢牛肉面的原因,便领着我去逛那些仿古的街巷了。

  一整天的暴晒让我们的衣服黏在背上,故意把木料做旧的雕花门窗和呛人的炭火烤肉都勾不起我的兴趣,十字路口汽车卷起的干燥尘土让我对这座城市的印象蒙上了一丝阴翳。

  直到天色暗下来,烈日饱蒸的城市终于褪去了些许暑气,我的烦闷才稍缓解。沿着小路散步到汉江码头边,L君推荐我坐当地的便宜轮渡过江,一趟只要一枚一块的硬币。他带着我跨过舢板,登上那条破旧的轮渡,露天的船尾出奇地空旷,摆满了吊曳开放的花草。江水是幽幽的黑色,远望可以看到铁路桥的灯光,汉江的江景不比我见过的任何一座城市的夜景要来得更繁华或者喧嚣,我在北京,在上海,在香港,在高雄,无数次透过玻璃望见城市夜晚妖冶的霓虹,比较起来汉水之畔襄阳古城上那一串彩灯甚至有些萧条,像是漂泊在外的人偶逢亲友,努力微笑着作出闻达的样子。江上的风渐渐冷了,风里混合着码头小贩叫卖的食物香味、湿润植物根茎和叶片的味道,以及白天被暑日蒸烤出的丝丝水汽,轮渡发动机发出不堪重负的怪异声音,我们靠着扶手和吊兰坐下,各怀着心事抬头,和大多数内陆城市一样,即使在晴朗的夏夜,也很难辨认出某一颗星星。我得承认,当四肢松弛地靠在轮渡的栏杆扶手上时,确实很舒适,人在这种状态下很容易被一种疲倦而甜蜜的思绪攫取住——或者说是一种没来由的怅惘,关于故乡和他乡,此世和彼世,关于东奔西走惴惴不安的未来,强说来愁又算是哪种滋味,我把视线从夜空转投向两 侧晦暗不清的江水,而L君轻声哼唱着的歌验证了他正在经历和我类似的思考:明月光光明月光,白玉照处是故乡。浅浅一碗清江水,也慰游子苦心肠。饮罢往事莫思量,十年归老在他乡。

  我似乎明白了L君为什么对自己家乡的风景和食物总是不吝溢美,襄阳的牛肉面或许算得上美味,但绝不是最好吃的牛肉面,我们在武汉读书时,打着襄阳牛肉面旗号的面馆并不少,但L君却兴致寥寥。就像他告诉我的那样,一方水土有一方的滋味,一碗面条其实无所谓正不正宗,襄阳牛肉面这个概念本身也是几代移民嫁接出来的。但只有当他坐在襄阳某条路口的早点摊上叫一碗面条,闻到熟悉而浓郁的气息,听到嘈杂的乡音,晨雾沾湿了他的领口和袖口,只有在那个时候,他手捧的那碗滚烫的、红亮的面条才变得贵重了起来。

  我们记忆里的很多东西本来不那么美好,甚至是残缺的,如同搪瓷碗边缘粗糙的裂纹,但记忆本人是个巧手的修补匠,于是那些生着斑驳锈迹的回忆都被渲染成了美好。我和L君没有什么分别,我在武汉下雨的晚上也总是想起高雄夏天的雨,南太平洋的热带风潮席卷几千公里冲上海岸,防波堤旁高大的棕榈树在昏暗的天空下摇晃着,街角有人正披着一件校服奔跑,男孩和女孩,车灯闪烁鸣响。还有我在上学路上吃过的、在高雄夜市寻访到的食物,大叔刚出锅的炸鸡块,阿婆推车卖的鸡蛋仔和鲷鱼烧,那个染着一绺酒红色额发的小哥用铲子拨弄着铁板上的酱油炒面,他的姐姐在隔壁卖解渴的冰粉……这世上比牛肉面、炸鸡块、鲷鱼烧好吃的东西有太多太多,有太多城市的夜景都比襄阳要华丽甚至高雄的夜景都不算什么,可我们还是把那些的东西看的无比珍重,当然,我们知道它们远非完美,并且一直在路上。(之光)

[责任编辑:福建省台港澳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