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海上仙山究竟在哪里呢?《汉书·郊祀志》记载,“天下名山八,五在中国,三在蛮夷……与神会”。可见,当年钦定天下名山的标准是,能否通神。志书罗列了中原“华山、首山、太室山、泰山、东莱山”等五座名山,却隐去了“蛮夷”的三座名山,这就留给后人无限猜想。
对于“天下第一山”,若从自然和人生两个角度来考察,是能够成立的。相传早在轩辕黄帝时,就有容成子在此炼丹制药。今留有石井、石鼎、石臼等历史遗存。由此可见太姥山自古就是座仙山。其次,“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乃《山海经》记载。“闽在海中”,是福建远古的地理环境,入闽通道大都从海上而来;“山在海中”,则无疑是指太姥山。太姥山在海上云雾中时开时合,宛如传说中的蓬莱仙境。中国名山的命名大体分为两类:神氏或人文。在远古时期的母系社会,山以人名,以太姥娘娘命名太姥山,是敬仰有加,更是奉祀神明。因此,将太姥山列为“天下第一山”是顺理成章的,也是名至实归的。“天下第一山”5字摩崖至于是不是东方朔亲笔题写,已无稽可考,也并不重要了。
如果说“天下第一山”的出处尚有点含糊,那么,在白云寺旁的一块摩崖上,还有“山海大观”的石刻,则将太姥山的情形概括地非常准确。
站在山上观海,烟波浩渺,海无际涯;置身海上望山,云雾缭绕,恍若仙境。山海互依,山因海而巍峨,海因山而壮阔。
在太姥山绝佳位置上,建有一座望海亭,这里不仅便于望海观山,还有利于感悟人生。亭子柱子上镌刻一副对联:只合眼前千帆竞海,何求身后一石升天。多富禅意呀!
在中国沿海一线上,集山海资源为一体还真不多见。因此,在普陀山见有“山海大观”摩崖石刻就名副其实。
普陀山作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现存的摩崖石刻有200余处。其内容,大致可分为礼佛弘法、赞景咏物、地名记事三大类。
2017年7月中旬,我曾到访普陀山。当我将去往佛顶山香云路上的“海天佛国”摩崖石刻的照片发在微信朋友圈,在未注明的前提下,即有朋友留言:“你到普陀山了!”由此可见,这寓含佛学深意又极天宇海瀚之域的摩崖石刻,已经成为普天下皆知的观音道场普陀山的代称。
在普陀山期间,我虽未见到“山海大观”的摩崖石刻,但它的山海韵味还是让我充分领略了。海以山为屏,水在天际流,峰从海中升,山衬海,海托山,蔚蔚大观。
其实,与“山海大观”对应的还有“山海奇观”,一个是以“奇”字见妙,另一个是以“大”字见雄,无非皆表明感叹!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