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概况

市县概况

2013-06-09 13:50 福建政府网

  市县概况 

  【福州市】  【鼓楼区】  【台江区】  【仓山区】  【晋安区】  【马尾区】  【福清市】  【长乐市】  【闽侯县】  

  【平潭县】  【永泰县】  【闽清县】  【连江县】  【罗源县】  

  福州市 

  【基本概况】 【经济社会综述】 

  【基本概况】 

  福州简称“榕”,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与台湾隔海相望,福建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对外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全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东南沿海传统的商贸重镇和海峡西岸新兴的工业城市。建城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现辖5区2市6县,总面积1.2万平方千米,市区面积1043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82.36平方千米,常住总人口683万人,市区人口271万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20℃,平均日照数1700小时~1980小时,年均降水量900毫米~2100毫米。市花茉莉花,市树榕树,市果福桔。拥有以昙石山文化、船政文化、三坊七巷文化、寿山石文化等为代表的福州城市文化。  【经济社会综述】 

  全年全市生产总值达2284亿元,比上年增长13.0%。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达288亿元,增长16.4%;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达169亿元,增长15.2%。全部工业增加值达925亿元,增长15.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3277亿元,增长18.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02亿元,增长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249亿元,增长2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34亿元,增长20.6%。出口总额达136亿美元,增长10.4%;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达10亿美元,增长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009元,实际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142元,实际增长8.8%。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

  发展方式转变。主动调整优化工业布局,工业经济发展取得新的成效。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型城市建设迈出新的步伐。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整合扩区全面启动,市重点扶持的17家高成长性高新技术示范企业产值增幅达25%,星网锐捷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新大陆等5家企业入选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企业。新设立丰泉环保等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福州技术市场被新认定为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服务外包、金融保险、中介代理、商贸、旅游等发展水平实现新的提升。盛辉物流等6家企业入选全国物流百强企业,澳大利亚国民银行等一批国际知名服务业企业新落户福州,成功举办了全国煤炭会等重大会展活动,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达42.3%。建成或基本建成华能福州电厂一期、二期机组烟气脱硫,亿鑫冶金、鑫海冶金烟气脱硫改造,洋里污水处理厂一期技改,红庙岭填埋气体回收利用发电厂等一批重大工程。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8%,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0.2%和10%,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成绩持续位居全国前列。

  新农村建设。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基本稳定,水产、畜牧、茶叶、果蔬、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17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75.8万户。实施土地整治、复垦、开发0.84万公顷,“六千”水利工程建设全面完成,持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181个农村行政村通水,建成3000口户用沼气池、7125个无害化卫生户厕和500千米农村公路、30个农村客运站、422个农村候车亭,新建、改建150家“农家店”。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新建或改造231个农家书屋、8所农村敬老院、4.8万平方米农村初中生生活用房、5.46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新增的D级危房,改造提升45家乡镇卫生院,完成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和200个行政村有线电视网络改造,为乡村放映电影2万场、送戏下乡1200场。实施“造福工程”搬迁5016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1万人,开展农民工免费职业技能培训5.3万人,帮扶2000户农村贫困家庭实现一户一就业。

  城市建设。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东部新区开发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海峡国际会展中心、火车南站综合交通枢纽等一批重大项目动工建设。加快推进温福、福厦、向莆铁路福州段,机场高速公路二期、绕城高速公路西北段,三江路、福峡路,鼓山大桥等重大项目建设,新开工建设江阴、可门铁路支线和渔平高速公路等一批项目,拓宽改造16千米城区道路、50条支路街巷,城市对外连接通道进一步拓展,城区环形放射性路网加快完善。新辟、调整22条公交线路,新购637辆环保公交车,市民公交出行率达22.1%。动工开挖琴亭湖,治理光明港等7条内河,推进大学新区防洪排涝工程等水利建设,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持续增强。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和地下管网建设,液化天然气项目已具备接收上游管输气条件,全社会用电量达213亿千瓦/时,城市气化率达98.5%,市区自来水日综合生产能力达158万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81.5%和97.3%。加强城市长效管理和绿化美化,清理整治各类违法建设69万平方米,改造北大路等15条道路沿线1052幢建筑景观,建成开放新动物园、环西湖步行道,市容市貌与市民生活环境持续改善。

  社会事业。推进“三坊七巷”保护修复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重大项目,基本完成水榭戏台、林则徐祠堂修复。设立全国首家地方曲艺研习传承专业机构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软木画等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入选国家保护名录。改扩建6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动工建设市艺术学校新校区。闽剧《王茂生进酒》等一批作品荣获“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等国家级大奖。

  民生保障。市本级财政集中统筹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达49.07亿元,占总支出的38.2%。为民兴办的10件49项实事项目基本如期完成,较好地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全市已有11个县(市)区实现“双高普九”,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为38.84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城市义务教育阶段低保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费营养早餐工程惠及4.8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学生。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400人。建成市二医院急救中心住院大楼、市传染病艾滋病治疗中心住院大楼,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达6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2%,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居家养老服务在城区推开试点,建成市老年公寓等一批项目。全市建成110万平方米社会保障房,新开工建设192万平方米社会保障房,改善5800户城区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居住条件,县(市)城关低保家庭廉租房做到应保尽保。全面推进“平安福州”建设,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4.44%,同比提高1.16个百分点。全市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8.9%。 (吴志群)  

[责任编辑:段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