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雪,你知道作为福州人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吗?”问这句话的是台湾艺人凌峰,时间大概是1990年,那时凌峰正在大陆制作电视纪录片《八千里路云和月》,这是台湾第一个介绍大陆风土民情的电视纪录片。而我,当时正在采访他。
说实在的,凌峰的问题让我的脑袋一时出现了空白。“最值得骄傲的?”我的大脑像搜索引擎般,将福州值得骄傲的事儿快搜,但却无法定格。大概是见我沉吟,或者更是不想难为我,凌峰一改艺人的玩世不恭相,说:“福州的三坊七巷出了很多影响中国近代历史的人物,像严复,像林纾,还有陈宝琛、萨镇冰、左宗棠、沈葆桢。”我一脸惭愧:除了林则徐、林觉民、冰心……“像林纾,一个完全不懂英语的人,翻译了世界名著《茶花女》,我最敬佩严复,他翻译的《天演论》,让我们知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恍然:原来《天演论》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严复翻译的。惭愧,身为福州人的我,真真是惭愧!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的南后街,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自晋、唐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270座,有159处被列入保护建筑。这里人杰地灵,孕育了近百位历史风云人物,他们在神州舞台上有声有色的作为,大大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以林则徐纪念馆、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冰心故居、严复故居等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历史教育的缘故,三坊七巷的近代名人们,我们最熟知的,莫过林则徐的三元里抗英与虎门销烟(焚烧鸦片)。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则是他的《与妻书》所体现英雄之百转柔情——“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
还有世纪老人冰心和她的美丽的散文。
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女婿,中国的“船政之父”, 我国近代教育和近代海军的创始人之一。
“戊戌六君子”之一林旭,少年即颖绝秀出。他追随康有为参与维新变法,历时百日,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守旧派杀害,年仅24岁。
陈宝琛,溥仪之师。早年入翰林,直言敢谏,同张之洞、张佩纶、宝廷被誉称为“枢廷四谏官”,甚得宠信。
知道湘人左宗棠的人很多,但知道左宗棠于福州于中国海军中国船政关系的人,却了了无几——晚清的军事家、政治家左宗棠,1865年任闽浙总督,1866年上疏奏请设局监造轮船,获准试行。1884年6月,任清政府军机大臣。时值中法战争,法国舰队在福州马尾发动突然袭击,福建水师全军覆灭,左宗棠奉命督办福建军务。11月抵福州后,积极布防,并组成“恪靖援台军”东渡台湾。1885年病故于福州。
萨镇冰,中国近代著名的海军将领,先后担任过清朝海军统制(总司令)、民国海军总长等重要军职,还曾代理过国务总理。他在担任清朝北洋海军副统领(副司令)时,创建了烟台海军学校。萨镇冰经历了清末、民国与解放初期的各个历史时期,是中国海军史上一位卓越的人物。同时,他一生扶贫济困,广造福祉,被人民大众称为“活菩萨”。生前享有隆声,死后享有美誉。
方伯谦,北洋水师将领。福建船政学堂首届驾驶专业毕业生。看过《甲午风云》电影的,一定记得致远号的管带邓世昌,而他,则是济远号上的管带,和邓世昌一样,牺牲于与日本海军对垒的甲午战争中。
萨师俊,是抗战中阵亡军衔最高的中华民国海军军官,后被追授海军上校军衔,现在台北忠烈祠里,有他的灵位。
陈季良,国民革命军海军名将。抗日战争时期,组织江阴海战,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1945年去世,追授海军上将。
林长民,“五四”运动的引发者。这段历史鲜为人知:1918年的巴黎和会时,林长民为清政府外交委员会主任兼事务主任。在得知日本与英法三国秘密约定,战后由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既得侵略权益;并同曹汝霖约定,由日本出资建设“济顺”、“ 高徐”两条铁路,借此进一步控制中国。林长民气愤难平,遂于1919年5月2日发表文章,并由蔡元培校长告知北大学生及北京各高校学生。一石激起千层浪,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12所学校的3000多名爱国学生群情激昂,“五四”运动就此爆发。
如果说林长民我们知道的不多,但他的女儿林徽因,一代才女和诗人郁达夫、建筑大师梁思成(梁启超之子)千廻百转的爱情故事,却引人入胜。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