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8年第1期

走进石门村

2018年08月14日 10:57 来源:福建省台办 字号:       转发 打印
  丙申秋分节气,按照常理,在闽北山区应当是秋高气爽的季节,而我们走进政和县之际,却依然燠热。“走进”系列已涉足70余个县区,走进一个村子,于我而言尚不多见。尽管汗流浃背,但在石门村的所见所闻所思,却觉得不虚此行。
  石门村位于政和县石屯镇(古时隶属建安高宅里),距离县城14公里,离宁武高速出口不过3公里。之所以选择石门村作为采写对象,这里不仅是石门陈氏之肇祖基,而且是“闽北十大历史名人”之一陈朝老的出生地。
  金鸡亭与鸡声林
  临近村口,见有一尊清新淡雅的村标“书香古村”,卓然而立。顿觉一阵书香飘然而至,仿佛给烈日当空带来一阵清凉。中国自古讲究“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石门村千百年来能够生生不息,石门陈氏能够人才辈出,是书香传承了古村的文脉,是古村赓续了书香的传统。
  中国文化在乡村,小乡村,大文化。
  石门村已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美丽乡村建设,“书香”是其营造的突出元素,譬如从惠安定制的六面影雕文化墙即将矗立,将村子文脉沿革作了图文并茂的概括;第六批传统古村落,“书香”也是其显著特点,譬如村里有一扇门上的“文魁”题额,漫漶字迹表明已有些年头了。
  在村子里,有当代人所建的一个取名“金鸡亭”。石柱一副对联“钟灵毓秀千年古邑,书香门第群芳亮艳”,较好地概括了这个村子的特点。
  据说当年朝老公在村子里开设学堂时,不论本族外族,均一视同仁;不视亲疏,只看品行;不分穷富,只论才华。正因如此,其后不断有人来石门定居,渐成历史名村之一。
  石门村有650户,2400多人。陈氏占70%左右。为此,村里辟有唯一一个陈氏祠堂,这是陈氏后裔传承家风、家族祭祀的活动场所。据考证,其先祖于唐景福年间(公元897)在此开基,陈氏家族延续几十代人,能够出一个青史留名的陈朝老,按中国传统风水学观点,与这个村落的环境形胜有相当关系。
  石门村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王母山麓,四周群山环抱,环境优美,土地肥腴,溪涧纵横,田洋成片,是理想之宜居地。村子背后有片面积约300亩林子,远望茂密苍绿,郁郁葱葱,近观挺拔高大,遮天蔽日,生长青楠、柏、樟、枫、桂、水杉、红豆杉等珍贵树种。最大棵高达45米,6人才能合抱,其他均在15-20米以上。林子里还栖息许多鸟类和山鸡、山麂、松鼠等动物,石门陈氏先祖选择这里定居,相传首先得益于这片林子。
  唐朝末年,石门开基祖陈应讽带着家眷数人从松溪分迁政和。一路上,带有一只大公鸡,日夜兼程,这只公鸡从不啼鸣,当到达政和境内一片茂密森林时,公鸡突然大叫三声。陈应讽随即止步,此时正是卯时(凌晨),环顾四周,朦胧中依稀可见风物宜人,前面是片广袤的开阔地,后面是座起伏的山峦,还有一条小溪绕过山前,陈应讽不禁叹曰:“此乃安家宝地也!”于是驻扎下来,繁衍生息,至今已是42代。后人为纪念这片神奇的森林,给它取个雅号“鸡声林”。
  风水学典籍《阳宅十书》在论宅外时指出:“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若大形不善,总内形地发,终不全吉,故论宅外形第一。”而石门村正符合传统风水的枕山、水抱、面屏的理想模式。
  陈氏后裔将“鸡声林”奉为风水林,是深受风水思想的支配与影响,认为对平安、长寿、人丁兴旺、升官发财等具有吉凶影响,千百年来或人工栽培,或天然生长,并加以特别保护。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