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顺昌县采风,县委书记江建华在县情介绍会上说,顺昌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全县林地面积251万亩,是全国唯一杉木之乡、首批中国竹子之乡、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示范县,森林覆盖率79.8%。拥有南方最长的森林铁路,过去是坐着小火车去砍木头,今后我们要坐着小火车去看森林。就是最后这句话打动了我,这是多么生动的前后对比的情景呀,这是多么浪漫的发展构想,这是多么契合现代人消费的情趣,这里面一定会有故事、有画面,还会有情怀!
在《青山恋》拍摄的地方
1964年,电影《青山恋》上映。
影片讲述的是,1959年春天,50多岁的老红军路春怀着建设社会主义的满腔热忱,复员回到阔别20多年的家乡。在浩瀚林区,他准备创建伐木场。
在建西林区,就听当地人津津乐道,这里是电影《青山恋》拍摄的地方。
一个电影拍摄的外景地,不足为奇,好奇的是,该片是由赵丹执导,赵丹、祝希娟主演。这在当时可称得上“大碗级”的明星,能够到深山老林来拍一部反映森林工人生活的影片,足见建西林区在当年的地位。
更让人惊喜的是,当我将《青山恋》拍摄地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后,居然有朋友追忆留言:“《青山恋》我看过,有一个细节至今不忘。当主人公手中的口琴被林中的猴子抢去后,他急中生智,随手摘下一片树叶在吹响之后并将树叶丢弃,猴子见状如法炮制,吹响了口琴后也将口琴丢弃,主人公失而复得了口琴。主人公路春的扮演者就是赵丹。”
这就是艺术作品的魅力,这就是细节创作的魅力。50多年过去了,《青山恋》故事可能被淡忘,但情趣盎然的细节却依然鲜活地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
随着采访深入,我确实感到建西林区在福建、在华东,甚至在全国森工战线都是举足轻重的。
就从电影《青山恋》说起吧。老红军路春复员回到家乡是为了筹备伐木场。
当地流传着一句顺口溜:“砍不尽的高阳杉,吃不尽的浦城米”,足以想见当年闽北富庶的模样。建西森林是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绝大多数为天然林更新的次生林,常绿针叶林基本上是人工所造的杉木林和次生杉木林。
建西,因地处建瓯西部而得名;建西,更因森林资源丰沛而闻名。
上世纪五十年代,为开发林区,支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国家将“东北林业模式”放在建西进行试点,1959年设立南平专署建西林业局。1959年至1964年,先后设立大历、岚下、连墩、花桥、高阳、禹溪、官墩、七道等8个国营伐木场,建设年吞吐量40万立方米的建西贮木场、年产10万立方米的制材厂、装机容量195千瓦的建西水电站以及林业机械修配厂。由此管窥狂热的年代、年代的狂热。
1958年国家林业部副部长罗玉川等领导和专家到建西考察论证,决定投资2900万元修建建西林区森林铁路;
1962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林业部副部长唐子奇、福建省委候补书记许亚一行到建西林区视察,提出设置建西县的意见;
1964年1月,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叶飞到建西林区视察,决定在建西林业局的基础上建县;
至此,建西已经建成福建省第一个木材产、运、销的现代化综合企业,还配套了森工医院、林业子弟学校、托儿所、幼儿园、职工俱乐部、招待所、商店、邮局等机构。光是森工医院就有3600平方米,是当年闽北医疗条件最好的医院。
1964年,《青山恋》上映,对于建西林区来说,是恰逢其时,锦上添花。因为那一年1月,中国南方最长的森林铁路建成通车;那一年7月1日,报经中央批准,为统筹林区开发建设的建西县宣告成立,下辖建西、际会等6个乡镇,辖区面积853平方公里。
[责任编辑:福建省台港澳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